明年一月就職的川普,2.0效應現在就已經發酵,尤其美國的首要對象是中國大陸,川普動作頻頻,一方面喊出要增加關稅,一方面又釋出和解訊息,除了與習近平通話之外,更邀請習近平參加他的就職大典。川普還沒上台已經掀起新的風暴,未來不僅中美格局會改變,美中台的互動更是丕變。
川普對於台灣的印象是筆尖,很小的地方,但是很有錢,想要獲得美國的保護必須要繳保護費;且台灣還從美國搶走晶片產業,必須有所回報。至於他是否會出兵保護台灣,他的答案是不能說,保持戰略模糊,因為這必須談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面對支持力度較弱的川普政府,台灣必須提高國防支出;若川普政府加強出口管制或限制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國際業務,將影響台灣的「矽盾」效應,削弱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戰略地位。
川普的對中政策不同於拜登的全面圍堵,我政府在圍堵戰略的安全罩下走「親美抗中」的路線;而今卻不能。因為川普對大陸是一手談、一手以關稅戰和科技戰打壓。在川普眼中,不會只從安全角度看台灣,它不是拿來對付大陸的籌碼,而是台灣也要承擔自己的防衛責任和經濟義務。只有在美中之間走到對決時刻,台灣才會被直接拿出來當籌碼,以川普商人手腕,拿台灣當交易也是很自然的事。
在這樣的情勢下,美中關係不再是拜登時代的劍拔弩張,相對於拜登時代的結盟外交,處處引戰的做法,川普顯然不想打仗,更不想打外面的仗,他希望俄烏戰爭、以哈戰爭盡早結束,他要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也希望中國大陸不要攻打台灣。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川普是個和平主義者,既然不願意輕啟戰端,美中的競逐就不會演成激烈的對決。
美中情勢緩和,台灣還需要站在美中對抗的前沿喊打喊殺嗎?前政府時期的「倚美抗中」就無用武之地,「倚美謀獨」更是變得蒼白無力,因此我政府不但要改變政策,更要設法擺脫美國的宰制,因為川普不可能像拜登一樣支持台灣。在川普2.0時代,台灣的最佳策略就是走自己的路。
一如馬英九所主張「不統、不獨、不武」,兩岸在求同存異下暫時擱置政治議題,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進行和平交流、和平發展,兩岸之間外交休兵,台灣也可以參與國際組織,簽訂ECFA等經濟合作架構,雙方互蒙其利,美國則無從置喙。這是兩岸關係最好的時代,也是台灣經濟發展最好,最感到安全的時代。川普上台後,這是賴政府的機會,只有兩岸進行交流對話,台灣才不必像蔡政府時代淪為棋子,也不必為川普會出什麼招感到恐懼不安。
本屆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在台北舉辦,民進黨政府不斷給台北市政府穿小鞋,不但禁止上海市台辦主任入境,連隨行九名記者也不准來台,讓人覺得民進黨連媒體都怕。自信的開大門走大路,全面開放兩岸民間來往互動,降低兩岸的緊張情勢,不再讓自己成為美國對付中國的棋子,才是我政府因應川普2.0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