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中美對台讓利的虛實

 |2024.12.17
341觀看次
字級

日前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生效,行政院長卓榮泰說這證明台美關係走在正確與相同的道路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說,這是雙方經貿關係重要的一步。

與此同時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偕同台灣工商團體、企業董事長等一百五十人,赴廈門參加兩岸企業家峰會;而行政院卻示警:「台商不宜在此時輕率加入紅色供應鏈。」

朝野如此分歧並非特例,台灣不同政黨各擁信念,政治意識有別;如在野黨欲扶正立法院職權,避免像南韓那樣產生選舉獨裁,至墮入戒嚴深淵。執政黨則申請釋憲抵制,藉附從大法官否決改革法案。

面對中國大陸機艦擾台,執政黨大買軍火、建潛艦、聲明絕不簽和平協議、用實力保和平。在野黨則主張正視歷史傳承、別扯南島文化替代中華文化,認為兩岸對話交流才能和平保台。

此番台美貿易倡議與兩岸企業家峰會同步出檯,黨、政、媒和社群所給出的評價依舊分歧,近似你贊成我就反對;中美兩強讓利或求利是現實,濫用政治思惟營造目盲心盲極失品德。

台美貿易倡議談的是: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反貪腐、服務業國內規章和給中小企業更多資源。民進黨政府認為得此倡議,下一步可簽貿易協定,降減台美關稅壁壘。

可是識者分析倡議內容空洞,沒提關稅,看不出經濟實益,政府竟大唱讚歌,又要騙了嗎?且美國新總統川普正用關稅鐵幕阻擋自由貿易,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大,川皇(川普綽號)稅刀出鞘,單有倡議又何用。

明年一月美國政府將改朝換代,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和中央大學的經濟專家都指出,台美倡議沒有提任何實質經貿內容;川普已表示要廢掉印太經濟架構,台灣還期待與美簽自由貿易協定減關稅,豈非太一廂情願了。

兩岸企業家峰會是民間工商團體交流,大陸官方出席對接的活動,議的是實質產業鏈融合、互助、發展等具體內容。我政府卻指川普新政不確定性高,中國產品銷美會被課徵高關稅,此時台商加入紅色供應鏈,風險非常大。

政府對台商的提醒,從政治面看是有的放矢;但企業家比政府官僚更敏銳。台商知道美國對中會採取關稅壁壘、科技管制、經濟制裁和金融干預等手段,阻擋中國發展,早已各自預籌應處方法。

台灣官方無力助台商去風險,也保護不了半導體產業被迫移美生產;由而台商必須走進大陸大市場自求多福。

台灣石化業遇環保、土地、民眾抗爭等問題,很難再建上游輕油裂解廠。大陸福建省古雷石化產業基地承接台商投資,建構完整產業鏈,結合內地中下游應用,是兩岸雙贏的發展。

台灣資訊產業雖有全球優勢,但吸收九成就業人口的傳統產業和服務業更需要活路。台灣有很多工藝領先的中小企業,如數位手工具、軸承、大型機殼等,如融入大陸產業供應鏈,成就更大。

兩岸企業家峰會是台商求生路,並非統戰組織;恰如台美貿易倡議,至少在簡易通關快遞貨物、擴大預審主體及效力兩方面,獲得島內會計師點讚。

台灣面對太平洋兩岸中美兩強的競爭,首需識別商貿領域是現在進行式的博弈。台灣必須穩住自主決策,區辨虛招和實益,判斷誰會窮台?誰能實質扶持雙贏?千萬別掉進黨派腦亂扯統戰,汙名化工商界亟謀生路的陷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