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老年人口增加,社會結構改變,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發現,近30年來,男性照顧者占比自10%,增至40%,漲幅大增30%成,但男性照顧者遇照顧困難時,常礙於高社經地位、身分等,不願低頭求助,引爆長照悲歌。
家總最新調查發現,今年至今,長照悲歌死亡案件共8件,加害人清一色都是男性,這是自2018年統計以來首次發生。家總祕書長陳景寧說,世代變遷,媳婦照顧公婆的比率已降至10%以下,且單身男性愈來愈多,均須由男性負擔起照顧長輩的責任,但為避免長照悲歌的發生,社會應鼓勵照顧者勇於向外求助、尋找照顧資源,不要把責任重擔壓在自己的身上。
家總昨舉辦「2024大缺工時代-ESG友善長照職場論壇」,家總理事長陳維萍說,依主計總處「2022年人力資源調查報告」指出,為照顧未滿12歲子女,女性離職風險大於男性2.7倍,但為照顧年滿65歲家屬,男性離職風險卻大於女性1.6倍,可見男性照顧老年家人離職風險更高。
家總提出「照顧不離職」友善長照職場6步驟,包括政策制定、雇主關懷信、正式公告、教育課程、意見調查及特殊個案服務,期待有更多外部的資源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