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比肯鎮兩日遊 文/度睿 |2024.11.29 語音朗讀 5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右)及女兒、孫女合影於風暴王藝術中心〈懸浮〉作品前。 圖/度睿作者於迪亞比肯美術館內丹弗萊文螢光燈作品前。圖/度睿風暴王藝術中心的〈拱門〉。圖/度睿 文/度睿坐在車裡,看著窗外緣慳即別的哈德遜河……想著藝術的流變史何其多,而我卻可站在世界最高峰的藝術博物館和雕塑公園前,任憑心靈視野悸動,感恩有這股追求文藝的心識,穿越身魂……免簽來美三個月的老公和我,由女兒開車,從紐約州賓漢頓(Binghamton)出發,今日前往東邊哈德遜河畔、距離紐約市北部車程一小時半的比肯鎮(Beacon)。在它下方有個仰慕已久的沉睡谷(Sleepy Hollow) ,那是美國文學之父歐文懸疑恐怖小說《沉睡谷傳奇》設定的場景,但今日無緣。其實整條由北而下的哈德遜河畔,從北邊首府奧爾巴尼,至最南邊紐約市,中間許多優雅古樸小鎮,雖各自趣味,但共通點都是濃鬱藝術氣息小鎮。任職賓漢頓美術館館長的女兒,朝聖藝文之地原屬於她的專業愛好。山丘、草地、樹林,夾陳和郊區相仿的鄉村房舍,和小孫女四人一路趕著夏季綠野山谷幻化的追蹤,歡悅進入現代藝術家園的美麗比肯鎮。入住下塌旅館後,再出發,過河先往對面五百英畝的風暴王藝術中心 (Storm King Art Center)。這是得購票進場,美國首屈一指的大型戶外雕塑公園,是世界名列前茅、擁有一百多座全美最多的當代室外雕塑公園。最初只是一百多英畝,慢慢收購附近土地成為今日五百英畝的寬闊領域,其後風暴王中心直接將大型雕塑安置在自然廣袤草地中。我和老公女兒及孫女,一起走向無垠草原。看著清澈白雲蒼穹下,大片蔥翠綠茵,樹林參雜其中,前方不定期顯露新穎設計雕像,讓人驚喜原來雕像如詩。文學院畢業的我,並無太多建築專業,喜愛用文學角度詮解。我們在詩意流動的天地裡,眼睛閃爍深邃熱望,覺得應該赤足在草地跳躍,讓生命與大自然一起擁抱。我們看見上世紀劃時代藝術家Alexander Calder (亞歷山大·考爾德)的〈Arch(拱門)〉,將生物與幾何元素、具象與抽象融合,創造一個意韻遐想的多角度雕像意象;Alexander Liberman(亞歷山大·利伯曼) 的〈lliad〉,則是金屬被切成橢圓形和圓形,載以誇張火紅鮮豔顏色,充滿現代科技的前衛氣息;〈懸浮(Suspended)〉,是一個往左傾懸浮在空中的長方形,底部一端進入土裡,左邊卻有一個小長方形,僅在頂部相連,這是以色列雕塑家Menashe Kadishma(馬納舍·卡迪希曼)的作品。究竟重心與平衡的力量在何處,時間彷彿凝寂,讓人引發思考。建築新聞(Architecture News)報導說,風暴王是一個非常有生命的景觀,建築元素是相互支援,而非相互競爭。每個結構都是多孔的,旨在支持遊客移動和探索風暴王的不同環境,同時打開多個視線。第二天,我們前往比肯鎮最有名的現代藝術先鋒博物館,裝置和地景藝術極簡概念聖殿的Dia Beacon(迪亞比肯藝術館)。Dia原是希臘語「through」(通過),意指挑戰尺度和空間場地受到侷限,難以在一般常規博物館裡展現的作品。此館也永久收藏一九六○到七○年代甚為活躍,並對其後藝術發展影響深遠的普普藝術家作品,例如Andy Warhol(安迪·沃荷)的作品。久聞Andy Warhol大名,這次終於清楚知道,他是「普普藝術」的領導人物,二十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普普藝術」就是將過往抽象表現主義,轉向符號、商標、廣告、漫畫等具象大眾文化,探討通俗文化與消費社會之間的藝術,比如〈康寶濃湯罐頭(Campbell)〉、〈可口可樂瓶〉廣告包裝或〈瑪麗蓮夢露雙聯畫〉,都是他的作品。館內就有一間專門陳列他的作品,以「重複」、「排列」搭配鮮豔色彩,形塑其招牌風格。而極簡藝術先驅Dan Flavin(丹·弗萊文)則玩轉螢光燈,將藝術家最無法偏離的光影,打造出建築雕塑意味。螢光燈的偏光效果非常驚豔,參觀者可在中間自由移動,每張照片色彩都不一樣,千變萬化。但,究竟何謂「極簡藝術」?原來傳統藝術總需要一些象徵隱喻,但「極簡藝術」卻要除卻一切無關的顏色、材料、細節、形體,形成的展示只有作品本身。緣此,極簡藝術雕塑家,常用紗線或光管或金屬不鏽鋼等機器工業材料,來展現作品在冷靜理性下的格調。「極簡藝術」其實跳脫過往瞻仰宏偉藝術的舊習,直接指涉觀眾與藝術品及其環境的互動與體驗。Richard Serra(里查·塞拉),即以用金屬板組合成的大型作品聞名,引用策展人呂家鎔所言:「微弱的光透過磨砂玻璃的縫隙折射到塞拉的銅牆鐵壁上,光影隨著時間流逝在作品表面的粗糙顆粒間,緩緩地滑動著,此時無論你置身雕塑的裡或外,都會被這種緩慢的變化所震懾。」帶著新奇、意猶未盡離開迪亞。傍晚時分,走在比肯鎮的主街上,餐廳、酒吧及古董藝術品店林立。這是紐約市人周末開車或搭火車上來,度個小假悠閒輕鬆的好地方。度假客雖是輕鬆裝扮,但都穿搭時髦。坐在車裡,看著窗外緣慳即別的哈德遜河,向著靜靜流動中的遼闊水面不捨揮別,時間停止在車窗小小的空間外。想著藝術的流變史何其多,而我卻可站在世界最高峰的藝術博物館和雕塑公園前,任憑心靈視野悸動,感恩有這股追求文藝的心識,穿越身魂,指向探索奇妙的創新本源,藝術的領域裡,讓人忘機。 前一篇文章 【11-12月主題徵文】歲末 下一篇文章 【人間百味】近鄰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詩】凋落的聲音二重奏 作者其他文章【品味蔬食】 庭院中淘米樂無蛋奶素食奇幻之旅異鄉的遠方汽鳴五葉松的守護密語淺嘗北美蔬食風味博士的彩色星球創意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