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當創作歌手 全球首例 |2024.11.29 語音朗讀 5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森林溪流 MOTH團隊以雲霧森林的聲音創作〈雪松之歌〉,並為森林申請「著作權」,希望推動人類與自然的平等共存。圖/取自BBC官網MOTH團隊以雲霧森林的聲音創作〈雪松之歌〉,並為森林申請「著作權」,希望推動人類與自然的平等共存。圖/取自BBC官網 巨嘴鳥 MOTH團隊以雲霧森林的聲音創作〈雪松之歌〉,並為森林申請「著作權」,希望推動人類與自然的平等共存。圖/取自loscedrosreserve官網〈雪松之歌〉封面 MOTH團隊以雲霧森林的聲音創作〈雪松之歌〉,並為森林申請「著作權」,希望推動人類與自然的平等共存。圖/取自genius.com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全球環境保護與生態永續的浪潮中,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的「人類之外生命計畫」(MOTH)提出一個創新構想:不僅人類擁有基本權利,自然界也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該計畫團隊與厄瓜多洛斯塞德羅斯(Los Cedros)自然保護區的一片雲霧森林(Cloud Forest)共同創作出歌曲〈雪松之歌〉(Song of Cedars),並為森林申請「著作人格權」(moral rights)。這是全球首例,旨在翻轉「人類至上」的觀念,推動人類與自然的平等共存。英國《衛報》報導,詩人兼自然學者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在為其新書《河流是否擁有生命?》(Is a River Alive?)蒐集資料時,組織了一場深入雲霧森林的調查。沒有森林 就沒有這首歌團隊成員包括音樂家謝德瑞克(Cosmo Sheldrake)、真菌學家朱莉安娜(Giuliana Furci)及法律學者塞薩爾(César Rodríguez-Garavito);他們在森林中紮營多日,記錄大自然一切聲音。麥克法倫表示,他在營火旁分享他寫的詩句,描繪森林的生命力與人類的依存關係;同時,謝德瑞克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錄製風聲、鳥鳴與溪水聲,甚至是蝙蝠、吼猴等動物穿梭林間的聲音,並將其編排成旋律,朱莉安娜則加入伴唱,一起創作了〈雪松之歌〉。 「沒有森林,就沒有這首歌。」麥克法倫表示,森林不僅啟發了創作,更是作品的「共同作者」,這一概念成為申請「著作人格權」的重要契機。 法律保障 維護自然資源「著作人格權」傳統上賦予創作者維護作品完整性的權利,但MOTH計畫認為,自然界同樣是偉大的創作者。麥克法倫解釋,此行動的核心在於翻轉法律的傳統視角,為自然界的聲音與價值提供更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如果一片森林被賦予著作人格權,那麼它的破壞者將面臨法律制裁,這將有效防止自然資源被隨意開發」。申請成功後,〈雪松之歌〉將在串流平台免費下載,收入將全數捐給自然保護基金,支持生態保護工作。雖然森林無法直接獲得版稅,但此案例為自然界擁有著作權開創了全新框架,並可能促使其他國家效法。 儘管這項計畫被視為法律與環保的創舉,卻也引發了爭議。批評者認為,將自然賦予法律主體地位可能造成法律體系的過度擴張,甚至影響經濟活動。然而,MOTH計畫的支持者則表示,氣候變遷與生態危機迫使人類重新思考地球的真正責任與倫理,「這不僅是為森林爭取權利,更是為人類與自然共存的未來探索新方向」。未來,MOTH計畫將持續推動自然權益的落實,與國際法律與環保機構合作,試圖讓更多自然界元素獲得法律地位。透過〈雪松之歌〉這首作品,MOTH團隊不僅賦予森林法律意義,還將自然的聲音帶到全球,讓人們重新感受自然界的力與美。 前一篇文章 以色列、真主黨達協議 全面停火 下一篇文章 民法刪父母懲戒權 情節嚴重可停止親權 熱門新聞 01澳網男單 4 強 老中青三代爭冠2025.01.2402佛光山麻竹園灑淨啟用 嶄新迎賓2025.01.2203【健康淨零】佛光山知性蔬遊2025.01.2004想上頂大醫學系 估至少59級分2025.01.2105【臆想截圖】 菊花的過年2025.01.2106拿滑板交換 男童解救受虐小貓2025.01.2207與里長有約 金光明寺感恩辛勞2025.01.2008水族館擺假遊客 治癒翻車魚抑鬱2025.01.2209【回味往事】 裁縫高手2025.01.2110【看人間】痟貪軁雞籠~冒名帳號的贈書廣告2025.01.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太陽能背包 照亮非洲學子未來冰雪奇屋 入住零下急凍世界陶瓷童話世界 傳遞真善美蛇年生肖郵票熱潮 席捲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