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漁網重生 華麗變身花瓶 |2025.10.17 語音朗讀 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成為實用刮鬍刀具 以回收漁網進行3D列印,製成刮鬍刀具。圖/取自OrCAOrCA創辦人伊恩.法爾科納致力回收廢棄漁網,並將其製成3D列印產品,用實際行動落實環保。圖/取自OrCA化為潮帽 廢棄魚網製成品牌服飾與帽子。圖/取自vistrondigital網站變身質感花瓶 圖/取自fb@Fishy Filaments舊漁網撕碎,清洗乾淨,再熔化塑料,將其轉化為用於3D列印的材料。圖/取自OrCA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每年有多達100萬噸漁網及漁具被丟棄,為處理港口成堆的廢棄塑膠漁網,伊恩.法爾科納 (Ian Falconer)創立公司「OrCA」,把破漁網清洗、粉碎、熔融再製成3D列印用的尼龍顆粒及線材,製作太陽眼鏡框、刮鬍刀握柄、開瓶器、花器乃至工業電子外殼等;他透過實際行動,愛護海洋生物,也將有用資源再利用。52歲的法爾科納說,他在英國康沃爾郡(Cornwall)家附近的紐林港,看到成堆的廢棄塑膠漁網,「這真是太浪費了,一定有比把它們全部掩埋或丟掉更好的解決辦法。」回收碳排量 僅生產新尼龍3%法爾科納想出一個計畫,即把破舊漁網撕碎,清洗乾淨,熔化並轉化為用於3D列印的尼龍顆粒與線材。他說:「每年有多達100萬噸漁網及漁具被丟棄,其中,大部分最終被掩埋或焚燒,更糟的是,最終流回海洋。」2017年,法爾科納成立OrCA(前身為Fishy Filaments),已從40多國的小型投資者募集超過100萬英鎊(約新台幣4115萬元),這筆費用用於開發專利的新機器,每小時可加工超過20公斤尼龍漁網。他說,回收過程的碳排放量不到生產新尼龍的3%。「拿到漁網時,通常已被康沃爾郡漁民使用約6個月。」法爾科納說:「漁民會定期更換,因漁網表面會因磨損與藻類生物膜堆積而變渾濁。隨時間推移,魚最終會在水中避開。」法爾科納說,廢棄漁網送入粉碎機後,會變成藍綠色珠子,他會將其售給3D列印業者,業者再將其加工成3D列印用的細長條物。這些細長條物也銷往全球,取代塑型產品用的塑膠。法爾科納的辦公室擺滿用這種原料製成的物品,包括:太陽眼鏡框、遮陽罩、開瓶器、刮鬍刀刀柄、花器等,相當多元。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的海洋生態學家瑞秋.科波克(Rachel Coppock)表示,廢棄漁具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威脅,她並補充,減少這種威脅的創新想法,值得受到接納。科波克說:「回收計畫愈來愈被視為可行且有益,它讓大家知道,如何將可用的舊物,轉化為新產品,減少垃圾,同時支持循環經濟。」她強調,這些努力仍面臨挑戰。愈來愈多企業看到OrCA透過增加再生材料產品的比例,來幫助他們減少碳足跡,法爾科納的客戶名單也在增加,其中包括:飛利浦照明、歐萊雅、福特及賓士。台化回收尼龍 製400萬件衣物「歐盟希望汽車製造商在2035年至少使用20%再生塑膠。」法爾科納說,他已收到來自巴西、哥倫比亞、加納、南非及越南等14國業者詢問。每年約有15萬噸尼龍漁網被產出,據報告指出,法爾科納估計,產量很快將升至20萬噸。全球傳統尼龍回收總產能每年不到15萬噸,還不到歐洲汽車製造商實現目標所需產能的一半,且幾乎所有產能都用於回收地毯與紡織品。在台灣,台灣化學纖維公司也是全球少數回收尼龍的企業。回收尼龍已獲戶外運動潮牌巴塔哥尼亞(Patagonia)青睞,生產高機能戶外運動服飾。此計畫從2018年啟動以來,台化已用回收廢漁網做成400萬件衣物。 前一篇文章 校園擬禁TikTok 數發部:中小學WiFi將遮蔽 下一篇文章 魏哲家:地緣政治風險升 台積產能規畫趨嚴 熱門新聞 01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⑤2025.10.1102梁瓊白身體力行 老後時光要精采2025.10.1103AI賦能 星鏈衛星網路暢行無阻2025.10.1104國慶煙火在南投 七彩水墨輝映2025.10.1105國慶致詞 韓:佛光山守護台灣的能量2025.10.1106諾貝爾和平獎 馬查多獲殊榮2025.10.11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⑥2025.10.1208賴總統:加速打造台灣之盾 2025.10.1109【健康新主張】天貝新風味 高蛋白蔬食大進化2025.10.1110少子化效應 雙十國慶寶寶驟減2025.10.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校園擬禁TikTok 數發部:中小學WiFi將遮蔽從極地到珠峰 世界級地標郵局中美互徵港口費 貿易戰升級延燒航運業農場圍籬退場 動植物回歸自然諾貝爾經濟學獎 3學者研究創新驅動經濟成長以色列人質全獲釋 以哈終戰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