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宏(左)10日重新任命原本待退的勒克努(右)為總理。但法媒多認為,此舉無助化解當前國內政治危機。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10日晚間宣布,再度任命4天前剛辭職的前總理勒克努擔任總理,並指示他組建新內閣。消息一出,主要極右政黨「國民聯盟」(RN)矢言推動不信任案。
馬克宏辦公室僅發出一句聲明,勒克努則表示「出於責任」接受,承諾盡力在年底前推出2026年預算,並結束政治僵局。法國國債高達GDP114%、赤字預計5.4%,勒克努面臨內閣組閣與預算通過的嚴峻挑戰,法國媒體普遍看衰。
預算談判若失敗 經濟惡化
《費加洛報》在10月11日社論中,將此舉形容為「馬克宏的孤注一擲」,批評總統「像在玩俄羅斯輪盤」,忽略左翼與極右翼的強烈反彈。 報導強調,勒克努的內閣僅存活14小時即崩潰,反映國會三分(中間派、左翼、極右)的深層危機。
《費加洛報》引述匿名顧問稱,馬克宏「已無其他選擇」,預測勒克努將面臨不信任投票,國民聯盟(RN)主席巴德拉已誓言「立即發動」不信任投票,稱這是「民主恥辱」。《費加洛報》警告,若預算談判失敗,法國經濟恐進一步下滑,央行總裁已預測政治動盪將拖累GDP成長0.5%。
《世界報》認為係「權宜之計」,強調勒克努需在13日前提交預算,否則國會將癱瘓。報紙指出,馬克宏與各黨主席談判「一無所獲」,共產黨領袖魯塞爾稱「法國人不接受中間派總理」。《世界報》警告,經濟壓力(債務危機)若未解,馬克宏支持率恐跌破20%。
瑪蘅.雷朋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人氣正與日俱增,讓許多人對法國改選感到擔憂。歐盟重要智庫歐洲政策中心執行長楚雷格說,歐洲現在需要做準備,因為法國很可能很快將選出一位極右疑歐派總統。
國民聯盟與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都渴望改選,馬克宏則希望避免。前述兩黨與俄國的關係都很堅實,且很可能在國會改選中取得佳績,這將對馬克宏雪上加霜。
政局不穩 削弱外交影響力
《紐約時報》10日分析,法國國內政局不穩已削弱其外交影響力。法國總統馬克宏已展現他是歐洲最果斷且最活躍的領袖之一,但面對節節攀高的債務和政治分歧,他找不到一個有能力處理的政府,這正削弱他作為國際社會要角的信譽。
包含勒克努,馬克宏政府不到2年已達5位總理下台。法國行政與立法部門的癱瘓,侵蝕歐洲的戰略影響力和制定決策的能力,尤其在重整軍備上。
馬克宏可能照他在今夏的做法,在新的預算案提高軍費,但控制這些資金的是法國國會,這使他在因應近年來咄咄逼人的俄羅斯上似乎很虛。
法德關係專家、德國非營利機構博德曼基金會執行董事史瓦澤說,若無政府和預算,就很難在對俄問題說服他人或分擔抗俄負擔。她說,即使總統掌握外交權力,國內不穩也會損害其信譽,因為一旦涉及資金,就受制於國會和預算,馬克宏沒有直接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