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竹解虛心即我師——古典詩人筆下的竹

文/張春榮 |2024.11.20
582觀看次
字級

文/張春榮

小時候住台南新化鄉下,路上、溪畔常常看到竹子蹤影,在風中吟哦搖晃,吸引瀏覽的目光。及至初中、高中、北上念大學國文系,才知道一根根修長直直的竹子閃爍深深的哲思,是「四君子」之一,與梅、蘭、菊並列,深受詩人墨客青睞。

唐朝白居易,直謂竹有四德:固以樹德,直以立身,空以體道,貞以立志。「固」即堅韌,不屈不撓;「直」即正直,有為有守;「空」即謙虛,內斂自牧;「貞」即忠貞,矢志不移。在竹子經霜彌茂的身上,折射中華文化美好的精神特質。

竹子,象徵堅韌高潔的知識分子。鄭板橋〈題竹石〉云: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來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在擬人中,結合充滿節奏的動詞「咬」、「立」、「磨」、「擊」,展現頑強的意志,自貧瘠困境中,一根根長長嫋嫋,直指昭昭青天。後來朱淑真〈詠直竹〉、康有為〈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均自此象徵稱揚。

其次,竹子象徵正直上達的君子,彬彬有禮。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種竹明志,正是正人君子所為;志在高雅,行止有節,拒絕俗不可耐的行徑。後鄭板橋五言絕句〈竹〉: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更指出竹子正經八百,謹慎端莊,不開花就是不開花,避免招蜂引蝶,放浪形骸,自惹麻煩。

繼而,竹子象徵柔和謙虛的修養,虛其內而有其節,謙沖自牧,絕不張揚驕傲。如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閒居半是池。

食飽窗間新睡後,腳輕林下獨行時。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

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

詩中第三聯:「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可為醒世佳句,一語動人心。「竹解虛心」何止是白居易的良師,更是我輩楷模。而後薛濤〈酬大雨後玩竹〉、環山橋〈薛寶釵‧雪竹〉等均自「虛心」上立意。

最後,「香妃竹」象徵堅貞愛情。舜帝崩逝,兩位元妃娥皇、女英,悲傷至極,淚灑香江畔竹子,香消玉殞。劉長卿〈斑竹〉云:

蒼梧千載後,斑竹對湘沅;欲識香妃怨,枝枝滿淚痕。

即自湘妃竹上點點斑痕,遙想娥皇、女英金石不渝的深情,令人動容。而後李商隱〈湘妃竹〉、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等,無不一再標誌忠貞愛情,一再致意。

如今蟄居北市一隅,在大安森林公園二號出口附近,石雕觀音像的四周,喜見一叢叢黃色與綠色的竹林。妻與我,包括狗兒子小松,常至此野餐。竹林間松鼠穿梭跳躍,竹林下鴿子悠閒覓食,信步其中,整個身心特別放鬆,可謂偷得浮生半日閒。而透過黃竹、綠竹上沾染的陽光,遙想古典詩中發聾振聵的象徵內蘊,感悟甚深。吾輩不只應以竹為友,更當以竹為師,學習「堅韌」、「正直」、「謙虛」、「堅貞」四種美德,正如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名言:「請注意,最硬的樹最容易折斷,而竹子或柳樹則是隨風彎曲而生存。」因此,吾輩應見竹子思齊,鍛鍊正能量,曖曖含光,彎而不曲,直而有節,謙虛有禮,做一個更好的自己,學會成長成熟,向上向善,讓生命更有意義,更顯芬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