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COP29開幕首日,主辦國亞塞拜然宣布一個好消息,各國已同意接受針對《巴黎氣候協定》第6.4條規定所提出的碳權(Carbon Credit,又稱碳信用額度)規範標準,此舉將有助於藉由增加對碳權的需求來推進氣候行動,不限氣候公約締約方、開放所有國家參與國際碳市場,並確保全球碳市場在聯合國的監督下誠信運作。
儘管有川普上台的變數,各國仍表明持續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COP29大會主席穆赫塔爾.巴巴耶夫(Mukhtar Babayev)表示:「這將改寫遊戲規則,將資源引導至發展中國家。經過多年僵局,在巴庫已展開了新的突破,但還有更多事情要做。」
COP29將《巴黎氣候協定》第6條的全面實施列為今年優先談判的關鍵事項。據估計,完成第6條的協商談判,可望透過促進跨國合作,每年減少實施國家氣候計畫的成本達到2500億美元(約新台幣8.1兆元)。在開幕首日丟出一記好球,為未來兩周談判持續取得進展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美國的氣候特使波德斯達(John Podesta)承認,未來川普重返白宮,限制全球暖化的行動「可能會被擱置」,但他向世界保證,這只會「減緩,而非停頓」擺脫化石燃料的轉變。
碳權指的是「排碳的權利」,通常以1公噸的碳排放量作為計算單位。透過碳權交易,各個國家或企業可以為地球上任何地方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或將其從大氣中消除的項目付費,然後用來抵消自己的排放量。
我國方面,環境部長彭啓明認為,《巴黎氣候協定》第6.4條的進展,將是一大躍進;人在亞塞拜然參與COP29的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則指出,相對於《巴黎氣候協定》6.2條限定聯合國會員參與,建立在國與國的關係,6.4條是全球性的碳交易,是純市場機制,未限定聯合國成員或巴黎協定的締約方才能參與,因此將能帶動台灣用交易取得減碳進展。
聯合國祕書長 籲G20挺身減碳
此外,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強調,必須要守住氣溫升高1.5℃的防線,呼籲G20國家要挺身而出,並點出,未開發國家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需求,到了2030年可能出現高達每年3590億元(約新台幣11兆元)的資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