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新見解 雨水催生地球最早細胞 編譯/潘楠慕 |2024.11.10 語音朗讀 4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雨水可能是地球早期生命形成的幫手。圖/法新社、美聯社雨水滋潤萬物生命。圖/法新社、美聯社研究呈現出水和地球生命演化的關係。圖/法新社、美聯社要形成雨水不可或缺的雲層。圖/法新社、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今日所知的生命以細胞的形式存在,當中有去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蛋白質和其他分子。但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細胞,是如何形成的?一份近期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為,雨水可能扮演了關鍵角色。這項研究是以多名學者先後在這方面的研究為基礎,進一步探究與驗證後的成果。約40億年前地球上生命初萌芽時的細胞結構相對簡單,為了了解這些所謂的「原始細胞」(protocells)如何形成,數年前一些科學家嘗試在實驗室重建原始細胞。許多這方面的研究推測,原始細胞可能只包含RNA,RNA除了和DNA一樣能夠儲存遺傳訊息,還能折疊成複雜的形狀,變成切割或結合其他分子的工具,若RNA能攫取遺傳基本構件進行自我複製,原始細胞或許就能透過這樣的方式繁殖。建構原始細胞的一個挑戰是選擇用什麼物質包裹細胞。現代細胞有細胞膜嚴密控制分子進出,但是這種機制會阻礙原始細胞取得生長所需分子,於是科學家思考,原始細胞可能在沒有細胞膜的情況下形成,並根據此假設,在實驗中創造內含RNA液滴,但是溶液中的RNA液滴無法維持穩定,久了會融合在一起,就像油滴在水面上,最終會融合成一層薄膜。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化學工程師艾格拉瓦(Aman Agrawal)在2018年偶然發現解決方式。當時他正在研究利用合成化學物質製成液滴,希望這些液滴能成為可生產胰島素等重要人體化合物的微型工廠,但首先須維持液滴穩定。他無意間發現,純水能使化學物質液滴保持穩定,水促使液滴外層分子相互連接成網狀結構,「你可以想像這些液滴周圍形成了一張網」。艾格拉瓦的研究在2021年引起曾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芝加哥大學化學家索斯塔克(Jack Szostak)注意,索斯塔克長期研究原始細胞,他推測水可能也能使RNA液滴變得更穩定,於是與艾格拉瓦合作,實驗將RNA和其他化學物質與純水混合後,形成RNA液滴,在溶液中搖晃使液滴分裂,就像細胞分裂的雛形,之後又利用水,成功讓這些液滴穩定地存在數天。兩人合作的這份研究8月在《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發表。科學家據此進一步推測,地球早期的降雨可能提供形成RNA液滴並維持其穩定所需的水,休士頓大學研究生馮特杜(Anusha Vonteddu)收集雨水實驗,證實了這個假設,而且即使模擬40億年前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當時雨水酸性可能更高,這些RNA液滴仍能形成並保持穩定。加州大學化學生物學家狄瓦拉吉(Neal Devaraj)指出,實驗中僅是簡單的混合和搖晃含有RNA的雨水,便能製造穩定的RNA液滴,「你可以想像這是在早期地球會自然發生的現象」,這項研究為探索地球生命起源提出了新的見解。 前一篇文章 吐瓦魯將沉沒 爭取保有海域主權 下一篇文章 月球火山沉寂年代 推遲19億年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五重星系群碰撞 引發宇宙音爆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伊朗女性新審美觀 鼻形雕塑成風新藥開發步調慢 找現有藥物抗失智 作者其他文章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五重星系群碰撞 引發宇宙音爆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伊朗女性新審美觀 鼻形雕塑成風新藥開發步調慢 找現有藥物抗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