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加東加—洪加哈派爆發前島上火山口狀況。圖/美聯社
從太空看東加海底火山爆發。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位於南太平洋的東加王國「洪加東加—洪加哈派」(Hunga Tonga-Hunga Ha'apai)海底火山,2022年1月15日發生百年來最猛烈的火山爆發。一份近期發表的研究探討這場火山爆發對氣候的影響,指出地球氣候將因此受到擾亂,長達數年之久。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大氣動力學家朱克(Martin Jucker)9月在《氣候期刊》(Journal of Climate)發表的這份研究報告指出,通常火山爆發產生的灰雲會導致地球表面降溫一段時間,不過,東加這場火山爆發因為發生在海底,產生的灰雲較少,並未出現這種情況,倒是火山巨大熱量將海水轉化為水蒸氣,噴出多達1億到1.5億噸的水氣、相當於6萬個奧運標準游泳池水量,直衝大氣層。
這些水氣最終進入平流層,造成兩大影響,一是助長破壞臭氧層的化學反應,二是形成非常強的溫室氣體。這份研究使用氣候預測模型,一次假設沒有火山爆發,另一次將相當於6萬個奧運標準泳池的水氣加入平流層,比較兩次模擬,若有差異,必然是新增水氣造成。
模擬得出這場海底火山爆發的影響,包括去年下半年臭氧層巨大破洞;今年夏季南極環流模式出現正相位變化,導致澳洲夏季一反預期中的聖嬰現象,變得異常潮溼。至於對全球平均氣溫的影響僅約0.015℃,表示這1年來的極端高溫與此事件無關。
模型還預測一些令人驚訝的更持久影響:到2029年為止的這幾年間冬季,澳洲北部將變得更濕冷,北美會較溫暖,北歐會更酷寒。火山爆發似乎改變了部分大氣氣流傳播方式,也會直接影響天氣。由於迄今觀測紀錄中並無相關前例,朱克強調,未來需要更多研究,深入了解如此大量水氣進入平流層對氣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