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知因果】 跳脫二元意識

文/張嘉如  |2024.11.03
434觀看次
字級
圖/法鼓文化提供
〈百丈野狐〉公案要我們去探索這個古老、非理性的動物意識,與這股野性活力銜接。(示意圖)圖/123RF

文/張嘉如

〈百丈野狐〉公案的前半段是這樣的:每當百丈禪師開示時,總有位長者站在遠方聆聽。一日,百丈禪師詢問他的身分。老人回答,累世前他是這裡的住持,因錯答修行者的問題(開悟的人是否還落入因果,他的回答是:不落因果),於是墮入狐身五百世。老人請百丈禪師給他一個轉語,百丈回答:「開悟之人並非不落因果,而是了知因果。」老人聽後大悟而解脫狐身。

〈百丈野狐〉前半段的故事即圍繞在這位狐狸老人身上。無疑地,〈百丈野狐〉的原型,源出民間傳說裡的人狐變形故事。野狐半人半狐的身分,說明它的臨界性,可以在人道和動物道之間自如轉換。當然,受到儒家洗禮的修行者,往往受到人類中心意識型態的影響,接受公案淺戲裡「解脫狐身」的敘事觀點。

如果我們這樣理解公案,就落入此公案的圈套,非解脫也。此為公案狡猾之處,它先預設了一個荒野與文明的對立。這裡,百丈禪師代表的是人類文明的秩序,而狐狸老人則代表累世積累下來的非人性元素。我們必須將這個深層意識裡的累世野性種子轉化,才能解脫。

我們或許真的會這樣想,但所謂的開悟不只是人類一廂情願的想像。因為只要我們還有人道與畜牲道的階級二元思惟,就不是開悟。解脫狐身,是一個淺戲層面上的假命題,因為它還是人類的慣性思惟的產物。

風流五百生

其實,很少人注意到慧開禪師在公案最末所開示的一句話:「不落因果,為什墮野狐?不昧因果,為什脫野狐?若向這裡著得一隻眼,便知得,前百丈贏得,風流五百生。」基本上,他明白地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真的能夠跳脫二元思惟,那麼,就能夠理解到在百丈之前的那位「說錯話」的前住持狐狸,倒是活脫脫地做了五百世的狐狸!

看見了動物,讓我們現在再回到「看見活力」的主題,這是從萬法唯心的角度,將狐狸視為過去世的非人動物種子意識。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此公案要我們去探索這個古老、非理性的動物意識,與這股野性活力銜接。真正的野性活力的復甦,是覺悟,跳脫二元意識,與這股生命活力銜接。

狡猾如狐狸的公案,我甚至願意說,公案本身就是狐狸這個「詭計者」幻化出來的,不斷迷惑我們,直到我們了解到,狐狸本身不具有任何意義,是空性!我們不斷在那邊輪迴的意識亦復如是。(摘自《像禪師一樣思考──禪宗公案的多重宇宙》,法鼓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張嘉如

現任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現代語言文學系教授,曾任系主任。過去曾任教於美國多所大學,以及擔任美國生態文學文化研究學會執行委員、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理監事等。研究領域為環境人文和冥想人文,包括生態批評、動物批評研究、佛教批評研究和禪宗冥想研究等。1989年隨聖嚴法師皈依三寶。在美留學時,隨北美臨濟黃檗宗的觀寒禪師(Kankan Roshi)參禪。2006年,觀寒禪師授予法名「觀雪」,並舉行授命儀式。現除教書和演講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寫作、指導禪宗公案修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