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攬勝】雲南大理高僧殿

文/宋玉澄 |2024.10.31
514觀看次
字級
高僧殿供奉了九位出家為僧的大理國王聖像。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高僧,指高蹈獨絕或德行崇高且修行有果的僧伽,有時也用於對佛門比丘的尊稱。

撇開禮貌的稱謂,有高僧,就有高僧傳。第一部《高僧傳》含序共十四卷,由南梁僧人慧皎所撰,記錄東漢永平至南梁天監期間兩百五十七位僧人事蹟。〈自序〉中說:「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實之賓也,若實行潛光,則高而不名;寡德適時,則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非所紀;高而不名,則備今錄。」解釋名僧並不等同高僧,能入傳的高僧,應是潛光實行有效有功,不求聞達的出家人。

但凡事皆有例外。雲南大理崇聖寺內有座高僧殿,裡面供奉的高僧聖像,卻是大理國三百一十七年歷史中,九位在崇聖寺出家為僧的國王。

二○二三年七月,我徘徊在整修中無法入內的大殿外,窺探殿內數座高大立像,據說其高四米。帝王,是人間位階的天花板,身長四米,更是「出人頭地」的高人,供列高僧殿也算合理合情。不過讓人好奇的是:為何大理國二十二代、近三分之一的國王(最後三位因被蒙古攻陷,已無國王之名,但仍掌有管理權力),都選擇遜位出家?

更有趣的是,民間盛傳出家為僧的國君不只九位,而是十位,而這就不得不提到金庸大俠了。

金庸在小說《天龍八部》中,將大理第十六世國王段正嚴,改名段譽,他是位明君,最終出家是實;然而在《射鵰英雄傳》中出現的南帝段智興,同樣確有其人,是段正嚴的孫子,但歷史上並無出家記載,卻在金庸筆下落髮為僧,還給了「一燈大師」的法號。

大理國君出家為僧人數眾多,除了因為佛教是大理國之國教,由上到下人人虔誠信奉之外,也有下列原因:第一、在權鬥中落敗,被廢為僧;第二、因政權不穩遜位;第三、宰相專權失民心,被迫下台;第四、新王即位後,原國王退位讓賢,出家為僧。

這些人君,不論被迫或自願與木魚青燈相伴,當他們走下萬人景仰的王室高位時,沒有專制王朝因爭奪王位習見的流血與屠戮,而總是平和落幕,卻是人間稀有、史上罕見。如今位列高僧殿受人景仰追思,或許也證明了他們當年的決定沒有錯。

只是不知,這九位遁入空門的國君是否真能修行了悟:不論帝王或草民,人生到頭不過都是一場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