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間歇性斷食 降低慢性病風險 限時飲食 遠離代謝症候群 編譯/韋士塔 |2024.10.26 語音朗讀 3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研究人員透過臨床試驗,觀察TIMET的效果。圖/美聯社限時飲食有助降低BMI。圖/美聯社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風險。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據統計,美國逾3分之1成年人患有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這個族群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及中風的風險偏高,進而成為慢性病患者;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每年有逾4100萬人因罹患慢性病死亡,相當於全球死亡人數的71%。要避免代謝症候群,除了危險因子之外,美國研究人員近來發現,若能採用一種稱為「限時飲食」(TIMET)的間歇性斷食模式,將可有效改善代謝症候群患者的健康狀況。代謝症候群共有5項危險因子指標:腰圍過粗、血壓偏高、飯前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若其中3項(含)以上超標,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統計資料顯示,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倍,高血壓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高血脂風險為3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為2倍。值得慶幸的是,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目前最普遍的應對策略包括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選擇低油、低糖、低鹽、高纖飲食、不吸菸、少喝酒;此外每天應至少運動30分鐘,測量體重及腰圍,以及定期健檢監測血壓、血糖、血脂。聖地牙哥加州大學醫學院(UCSD School of Medicine)及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指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重要因素是不良的生活型態,占比高達50%、遺傳因素約占20%。因此,從飲食著手是避免代謝症候群上身的有效方式。研究團隊展開限時飲食臨床試驗,將受測者每天進食的時間限制在10小時以內,證實這種飲食模式有助改善代謝症候群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健康。參與這項研究的醫學博士陶布(Pam Taub)在發表於《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報告中指出,依據個人狀況制定的客製化飲食模式,可顯著改善有關心臟代謝的關鍵指標,包括血糖、膽固醇以及糖化血色素(A1c)。研究團隊招募108位患有代謝症候群的患者,將他們分為限時飲食組合對照組;這兩組受測者均持續接受標準護理治療,並接受地中海飲食的營養諮詢。研究團隊為限時飲食組的參與者量身打造客製化的飲食方案,每天可進食時間控制在10小時內。經過3個月的臨床試驗,完成限時飲食計畫的心臟健康關鍵指標顯著改善。參與研究的索爾克研究所教授潘達(Satchidananda Panda)表示:「人體在一天中不同時間對糖和脂肪的處理方式不同。透過限時飲食,我們可以重新利用身體的自然節奏來恢復新陳代謝並改善健康。」陶布表示:「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前期相結合,代表患者健康的轉折點,他們罹患2型糖尿病及心臟病的風險大增。我們希望這項研究的結果能夠解決代謝症候群,並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前一篇文章 輸入痊癒者抗體血液 加速康復 血漿療法 新冠病患救星 下一篇文章 微型裝置 迅速診斷心臟病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雲梯2025.07.0107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致命細菌超能力 顛覆科學界認知 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含多醣類、具黏性 能提高汙水處理效率 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 作者其他文章致命細菌超能力 顛覆科學界認知 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含多醣類、具黏性 能提高汙水處理效率 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