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㉗【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人間佛教的慧學⑥

文/星雲大師 |2024.10.26
440觀看次
字級
因為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般若內容深細難了,不是語言所能解釋,勉強言之,可以取喻為「鏡子」。一個人不管胖瘦美醜,只要在般若的鏡子前一照,當下實相現前,見到本來真面目。佛弟子平時誦經拜佛、聽經聞法,做種種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鏡子,心淨則般若現前。

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評毀謗、無理打罵,都可以視為消災;遭遇挫折、打擊、冤屈、侮辱,皆能視為逆增上緣,以之作為修道之養分,而能滋養菩提善根。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會不一樣,因此學佛除了要涵養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觀空的般若智慧,由般若最高的智慧才能親證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

談到真理,世界上每個宗教都認為自己所宣揚的教義是真理,其實所謂的「真理」,必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恆性、本來性、超越性、可證性等條件。例如:「空」不是因為我們發現它,它才存在,它是本來存在的;「空」不能分是你的空,還是我的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恆性的真理;再如人有生必然有死,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這些條件的真理。

三法印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現象的三條定律,以此三條定律來「印」證佛法的真偽,就像世間的貨物,蓋了印鑑的,可以確定它是真貨;沒有蓋印鑑的,便是假貨,是冒牌的。所以,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的根據,是識別佛法、非佛法的標準。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法;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認為是佛法。

三法印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諸行無常:「行」是遷流、轉變的意思。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沒有一樣不是在剎那剎那之間遷流轉變,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因為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譬如有情世間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因此,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諸行無常」。

(二)諸法無我:「法」,是指宇宙間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質現象和心識活動等,是有形無形事理色心的通稱。「諸法無我」是指一切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因為能稱之為「我」的,必須是恆常不變的實體,是獨立自主、永恆不變的主宰者。然而世界上並沒有這種單一獨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決定的永恆事物,因為一切事物都是依因緣而生,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並無實體性。世間上也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如此不變壞的,譬如我們的身體彷彿一棟房屋,僅僅供給我們暫時居住而已,房子住久了,一定會敗壞漏雨,等到大限來臨,我們這棟老房子也會隨著殞滅無存。不僅肉身如此,財富、名利、感情,乃至世間上所有一切,都不能永恆存在,遲早都會捨離我們而去,因此說「諸法無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如果我們了解因緣的道理,緣生則聚,緣滅則散;不執著無常、無我的世間法,而把身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出世間法當中,如此才能獲得究竟快樂的人生。

(三)涅槃寂靜:「涅槃」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諦」。《大乘義章》卷十八說:「外國涅槃,此翻名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涅槃經》也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可見「涅槃」是指息滅貪、瞋、痴、慢、疑等諸煩惱、生死、痛苦、人我、無明,而達於寂滅無染,充滿快樂、光明、自由自在的解脫境界,而不是如一般人以為的,人死了以後才叫「得大涅槃」,這是對佛教很大的錯解。

過去佛教也一直給人悲觀消極、遁世避俗的印象,這是因為一般人對佛教所說的「苦」、「空」、「無常」等義理,有了錯誤的理解,以為佛教只是消極的講苦、講無常,卻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認識苦、空、無常的人生真相,從而發起欣樂厭苦之心,積極地追求究竟涅槃之樂。因此,我們對於三法印應有如下的認識:無常才有希望、無我才能和眾、涅槃才是究竟。

三法印所說的苦、空、無常,乃至涅槃寂靜,這些都是佛法的基本常識,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恆常如此,本來如此,所謂「法性法爾,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當初佛陀證道成佛,但是他並非真理的創造者,只是真理的發現者,所謂「法爾如是」,所以佛陀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當中,三法印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緣起說是佛陀教法的代表,兩者意義相通,同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自然就能與真理相應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