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輿
智賢是學校退休好幾年的老師,因為書法造詣高,是書法比賽的常勝軍,所以即便退休了,但只要和書法有關的事,學校還是會請他回來幫忙,而智賢也很熱心,所以常常可以在校園中看到智賢的身影。
以前和智賢同個辦公室,也很有話聊。他退休的時候,兩個兒子都已經大學畢業,其中一個兒子還結婚了,這麼多年過去,想必另一個兒子應該也已經成家,且智賢應該當阿公了吧。近日我碰到智賢,問了一下他的近況。他說小兒子已經成家,也已經有三個孫子女了,但是兩個孩子都住外縣市。我還沒有開口說:「那現在家裡就只剩你和大嫂兩個人了。」智賢倒是先說了,說我大概忘記他還有個小侄子吧。
說起他的小侄子,我還真把他給忘了。記得那時,我還盛讚智賢的太太很有度量,接納小叔的孩子,把他當作自己親生兒子在教養。
智賢有一個弟弟,結婚之後和弟媳個性不合,生下孩子沒有幾年就離婚了,弟弟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何況還要再照顧一個稚子,智賢的太太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跟智賢說不如就讓孩子住在他們家吧,由他們來撫養。
這讓智賢有些為難,因為他自己的兩個兒子正處在國中叛逆期,課業和情緒都需要他和太太兩個人花費心力去照顧,怎麼還有餘力去照顧這個三、四歲的孩子?但太太說,有沒有餘力就看有沒有心而已,對的事,做就對了。
就因為太太這些話,智賢將侄子接過來住,弟弟很感激智賢,覺得這個大哥真的幫了他一個大忙。但智賢也跟弟弟說,起碼一個星期要回來看孩子一次,因為弟弟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不要讓孩子以為他是沒人要的小孩。
智賢說,現在侄子就跟他們夫妻作伴,這個孩子貼心懂事,他和太太都感到很欣慰,當初只是想讓孩子有個溫暖的家,沒想到孩子長大後,竟成了他們夫妻倆最大的靠山。聽到此,我眼角有些溼潤,我跟智賢說,那是你們夫妻倆培福田、種福因,得到的甜美果實。
人都是感情的動物,智賢夫婦當初無私的付出,孩子點滴在心頭,如今長大了懂得反哺,這是做人的道理,不也是智賢夫婦教養有功嗎?誠如智賢太太所說的「對的事,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