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讓育兒家長兼顧工作與家庭照顧,勞動部於5月9日推動「彈性育嬰留職停薪」試辦計畫,開放以「 日」為請假最小單位,總共89家事業單位參加,但目前僅21家「有業績」,已有166人次申請彈性育嬰假,逾7成6試辦單位沒半個員工申請彈性育嬰假。
愈來愈多人選擇不婚、不生,除了沉重經濟負擔,家庭照顧、職場間的兩難取捨也是很大原因。勞動部在5月9日小規模試辦「彈性育嬰留職停薪」,有別於現行育嬰假最少30天起跳,開放以「 日」作為育嬰假的最小單位,總共89家事業單位參與試辦,公部門、私人民間企業都有。
留停程序繁複 申請者卻步
勞動部條平司司長黃維琛說,試辦單位包括規模500人以上的金融業、製造業,也有不乏5人以下的微型企業,有員工以單日天數請假,也有一次請3天、5天,有事業單位反映,有小小孩的家長最怕孩子因腸病毒停課一周,1次就得請假5天在家顧孩子,且腸病毒停課反覆發生,當能運用的假別已經用完,此時彈性育嬰假就派上用場。
對於超過7成6的試辦單位無人申請,黃維琛說,以公部門來說,現行能運用的假別也許就夠用,也有事業單位反映,育嬰留停申請程序繁複,請個幾天假也要比照原本育嬰留停的流程,填報申請書、加退保,回來上班還要辦復職,手續比平常請假麻煩很多,建議日後法制化的彈性育嬰假,應重新設計一套請假流程。
黃維琛說,有部分事業單位建議,試辦期間請假數量、頻度都不高,若成為法定假別,當遇上腸病毒大流行,全部家長擠在同時間請假,恐怕人力調度有困難,希望能保留雇主在特殊情況下的拒絕或協商權;也有事業單位認為,當彈性育嬰假常態化,其他員工必須常常支援請假者,久而久之難免有怨言,衍生職場關係緊張。
優於法令 有業者超前推出
相對於政府慢了好幾拍,其實不少事業單位早就推出優於法令的有薪家庭照顧假、彈性工時或其他做法。如中華電信每年給員工7天全薪家庭照顧假,讓員工不用顧慮薪資縮水,有照顧需求就「請」下去,也放寬讓育有6歲以下幼兒的員工都可申請調整工時,每日可減少工作時間1小時,重點是薪資照給且不影響全勤、考績,上千名員工受惠。台灣雀巢更推出「育兒支持政策」,除彈性工時與18周產假,還有28天的育兒支持假,也特地打造讓員工「敢請假」的職場氛圍,協助主管及育兒同事提前因應請假調配。
黃維琛說,彈性育嬰假試辦到年底,試辦單位的意見都將納為日後政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