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賞讀】少年不識愁滋味

文/楊明 |2024.10.20
364觀看次
字級
《南方有嘉木》。圖/聯合文學出版提供
沈語燕在心裡暗暗告訴自己,不過就一年。(示意圖) 圖/123RF

文/楊明

語燕高高興興地加入了煙台聯中的流亡隊伍,對只有十二歲的她而言,完全沒有意識到流亡的悲苦,反而有一種出遊的喜悅。她興奮地期待著,終於可以出去看看了,如果不是這樣的時局,她若是考上了大學還好,要是沒考上,很可能十八、九歲就讓家裡安排嫁人了,一輩子沒機會離開煙台、青島去別處看看。

十二歲的語燕心裡還清楚記著三年前另一批流亡學生返回山東時所得到的榮耀,那時正在讀小學的沈語燕,在老師的帶領下,全校師生拿著小旗子在馬路邊上夾道歡迎。打倒了日本鬼子,中國人的高興沒法形容。儘管流亡學生對於對日抗戰沒盡過什麼力,但總是因為日本的侵略才離家的,現在回來了,當然要歡迎,這也是勝利的成果之一啊,離家的人終於得以返家。

沈語燕深信過不多久她也會在人們盛大的歡迎之下重返青島,而那時她已去過許多大城市,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不像家鄉的女人,長天白日地被困在宅院裡。

十月,天還沒冷,學校就要出發了,校長在台上發表激昂又感性的演說,至今,語燕依然清楚記得那個早上,全校師生在學校操場集合,他們升上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鮮豔美麗的旗幟在風中飄揚。那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語燕只要聽到國旗歌中悠揚的「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子孫,東亞稱雄」,看到迎風招展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緩緩升起,尤其是在國際賽事上,選手在樂聲中舉手敬禮,視線隨著旗幟昂揚上升,鏡頭在選手的面孔和飛揚的旗幟間交錯,語燕就會忍不住熱淚盈眶。

校長說:「今天我們在這裡升上這面旗,明年雙十節我們再回來降下這一面旗。」語燕的年紀雖然小,但是心裡隱約已經懂得校長沉重的心情,帶著一群年輕孩子「離家出走」,既是現實情勢上的不得已,也是為了學生未來而承擔的責任。聽到校長的話,語燕的眼眶也熱了起來,是的,就走一年,明年就回來,她在心裡暗暗告訴自己,不過就一年。

出海半天又折返

語燕的媽媽去送行,她卻擔心女兒離家恐怕不是很快能夠回來,而雙十節後天氣就要變冷了,她堅持在語燕原本已打包好的行李上又添了一條棉被,語燕老大不情願,但出發在即,她實在拗不過母親。

沒想到,船才剛從煙台開出,就在海上遇到大風浪,語燕瑟縮在船艙中,暈得直吐,沈流翔倒是不暈。她和語燕說,吹吹海風就不暈了,語燕暈得頭都抬不起來,自然沒力氣搭理流翔。語燕倒是記得一直聽到有人喃喃念著: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保佑我們啊,要保佑我們啊!語燕勉強睜開眼,看見了左前方一個瘦小的女孩,年紀和自己相仿,應該和自己是一個班的,只是還沒來得及認識。女孩臉色黃黃的,可能也是暈得厲害,隨著船身搖晃得愈來愈厲害,她的禱告也愈來愈張揚。

最後風浪實在太大了,為了確保安全,校長不得不決定折返,不到半天的時間,語燕和流翔又出現在煙台港。

(摘自《南方有嘉木》,聯合文學出版)

作者簡介

楊明 作家。曾於台灣傳媒從事編採工作多年,現於大學教授文學寫作,實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喜以文學研究結合田野調查,進行飲食、旅行文學的書寫與教學。 擅長以文字探討世事人情,在行走遊逛間觀察揣想,所思所感見諸於筆端,細膩深刻,篇篇故事蘊涵深情真心。著有《酸甜江南》、《路過的味道》、《夢著醒著》、《別人的愛情怎麼開始》、《松鼠的記憶》、《情味香港》、《一個人在島上》等散文、小說作品40餘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