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呦呦
颱風來襲,裝設智慧監控設備的漁塭,隨時回傳觀測池內水質的狀況到手機,一旦異常,螢幕一按就能調整水況,如鹹度。農田也是,科技農夫成為將科學技術融入農業的實踐者。
農業技術複雜,但因應所需,運用物聯網、全球定位系統、自動化機具、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將所蒐集的大量數據加以分析,能夠擬定更精確的策略。
配備成像功能的無人機,可以監控廣闊土地與作物的情況,如企業購買碳權,為企業植樹的單位,以無人機持續記錄樹況給企業。
田地或溫室安裝感測器,可以遠端掌握土壤溼度、氣溫、光照、風向、雨量、空氣溼度等環境資料,透過手機就能調整灑水、遮蔭網、天窗、風扇等系統。更可以分析影響作物生長的數據,優化栽培方式與品質,如精準量化種子、水與肥料。自動化或自動駕駛的農用機具,則可用於播種、施肥、採收、分裝。
農業整合科技,不只優化生產過程、提升勞動效率,前端的育種、育苗,後端的物流、冷鏈技術,以及無害環境的農業實踐,也都在努力獲得更高的成果,農業已然躍入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