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嵇康與山濤絕交

文/余遠炫 |2024.09.30
396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魏晉時期,有七位名士:嵇康、山濤、阮籍、向秀、劉伶、阮咸與王戎,據說經常聚集在山陽縣(今河南修武)的一處竹林裡飲酒作樂,因此又被稱為「竹林七賢」。他們是「魏晉風度」的代表性人物,由於處在「德薄不正」的時代,內心有多麼苦悶,顯現在外的行為就有多麼瘋狂。

在那個時代,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竹林七賢行為放蕩不羈,常常做出一些駭人聽聞的舉動。

七人中,嵇康是譙郡銍縣(今安徽宿州)人,曾經當到中散大夫(皇帝從官,傳達聖旨之人),所以又稱為「嵇中散」。

嵇康出身儒學家庭,卻喜歡道家,崇尚自然。他很會彈琴,並做了一首曲子〈廣陵散〉,名聞天下。他還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娶了沛王曹林的孫女長樂亭主為妻,自然跟想要奪權的司馬家不和。

然而,嵇康的好朋友山濤(字巨源),卻與司馬家族有親戚關係,之後又成為朝廷的大臣,甚至位列三公。

兩個好朋友因為處在不同陣營,命運有所不同。嵇康雖然才氣非常高,是司馬家一心想要拉攏的對象,但他寧願躲起來,在農村的柳樹下打鐵,也不接受司馬昭的徵辟。就算是面對素來仰慕他的鍾會,嵇康一樣愛理不理。

為了保護好友,山濤曾推薦嵇康去擔任自己原有的職務;但嵇康卻認為,山濤這種行為簡直就是在陷害他,因為他根本就不願意在司馬家族底下當官。嵇康知道自己會因此得罪司馬家,甚至連累好友山濤,於是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要跟山濤劃清界線。

這篇文章不但成為嵇康留在世上的不朽作品,也見證了他的風度。但司馬昭卻不是什麼善類,對嵇康又敬又畏的鍾會,也容不下這個礙眼的大石頭。鍾會認為,嵇康是臥龍一樣的人物留不得,司馬昭也知道嵇康不能為他所用,最終找藉口殺了嵇康。

臨終前,嵇康把兒子嵇紹託給山濤,他知道只有這個老朋友才是最值得信賴的人,同時留下了「廣陵散絕矣」的喟嘆,從容就義。嵇康與山濤表面上絕交,實際上卻是因為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下,有著不得已的苦衷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