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名敦
「歷史」這個詞,原本泛指過往一切人類的活動與事件,是個弘大、寬闊的象徵。然而在不同研究視角的取樣下,「歷史」便有了頻寬,文學、藝術、科學等學科加深了我們對於專業的認識,卻也在無知覺裡淡化了我們對於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真實理解。因此,我跟學生之間都有一個未經檢驗、自以為幽默的共識:回看歷史是王侯將相,展望未來是芸芸眾生。
確實,作為一個仍在義務教育的學生,在還未涉及更開闊的學科前,對歷史的認識都是被選擇的,人物都是典型的,世界就像一塊塊邊角清晰、嚴絲合縫的模板,有規則、有方向、有答案。這樣的世界觀,有助於學生認識世界,卻很難理解世界。
還記得那個家家戶戶播放《包青天》的年代,作為貢獻超高收視率之一的我,固然被包大人的睿智和展昭的英姿感動到不要不要的,事後卻實在想不起來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的模樣。我對他們感到深深的抱歉,以及那些許許多多在英雄好漢、王子公主、才子佳人旁,跟你我相似的普通人。
上回談到林沖怎麼深情、如何糾結,魯智深是又這般粗率、那樣豪爽,恰好證明了古典小說裡的人物特質,都是稀缺品,有名有姓有流量的人物堪堪配得。但是,《水滸傳》裡有一對公差,他們的存在簡直是個奇蹟。
林沖在得罪高太尉後,被羅織罪名,發配滄州作苦役,而董超、薛霸,正是監押林沖的公差。原本這只是一件既無趣又苦悶的差事,但林沖作為一名預備上梁山的好漢,肯定不能少受折磨。
臨行前,董超、薛霸兩人被請去喝茶,作東的就是屢屢陷害林沖的好兄弟陸虞侯。這場茶宴,當然沒有什麼好事,也沒有什麼驚喜,就是大家能想得到的「賄賂、恐嚇、陷害」套餐。但是,兩人的反應居然顛覆了小人物慣有的模糊感。
董超先表示:「卻怕使不得。開封府公文只叫解活的去,卻不曾叫結果了他。」而他的好搭檔薛霸則勸進說:「老董,你聽我說。高太尉便叫你我死,也只得依他。」從結果來看,這壞人是做定了,但他們呈現的心理狀態卻值得玩味。
面對威迫利誘,董超努力地以「職場操守、工作原則」抗衡,雖然不能據此認定董超不貪不懼,但小人物面對大權力的掙扎感卻鮮明如斯。薛霸則把「典型的惡」演好演滿,收賄的是他、說服同伴是他、滾水折磨林沖的也是他。兩個小奸小惡的小人物,型態各異、心思不同。
最巧妙的是,更惡霸的魯智深出現後,兩個小人物的嘴臉一下子縮了起來,驚慌、無措、推諉、苦悶,從全權做主到任人宰割,巨大變化下的行為與心理表現讓人看了發笑的同時,又感同身受這何嘗不是現代社會權力結構下的縮影?
頭一次看《水滸傳》時,其實沒有注意到上述這些,直到後來盧俊義被發配沙門島時,董超、薛霸這兩個名字又跳到眼前來。這一前一後已經五十多回了,神奇的是他們還在!
他們重操舊業,又監押、又被指派、又不成功。唯一的差別是,這次領了便當,兩人的命交代在一片鬱鬱蔥蔥的綠林裡。這麼戲劇化的鋪排,給了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不知道作者是否別有深意?我可能記不全水滸好漢,但這兩人肯定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