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愛倫
一般列為智慧人格的「事緩則圓」之說,我,不以為然。
成語「事緩則圓」,解義:碰到事情不要操之過急,要設法應付,從慢慢的節奏裡贏得圓滿的解決。
如果不是為了商場鬥爭,如果不是為了職場競爭,如果不是策略工於心計,如果不是策略攻佔優勢,對自己在乎的關係人,我們何需用孫子兵法或狼道謀略?如果在乎彼此之間的情義長存,應對標準豈能不採取「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先撫平情緒,再就範情勢」、「先解釋疑慮,再詮釋信任」?
「事緩」帶來的未必是「圓」,也許更有可能醞釀質變,把一笑泯恩仇的小事激化成不共戴天的對立。
人的感情不是一套擺開陣仗的軍演,無需講究軍容壯闊。所有的參與者都有應守的紀律和規矩。在家庭倫理衝突中,有人只為自娛,就能扣下扳機開槍手足,以先機先發先制決定子彈的方向,殊不知承受者的願力氣流,也會讓子彈轉彎。在損人不利己的起跑線上鳴槍,就是蓄意挑釁兩敗俱傷。
電影《他的三個女兒》,講述三個女兒在父親離世前的幾天相處,時時針鋒相對,處處不以為然。約一百分鐘片長裡,只有一間舊公寓主場景,如此低成本拍攝方式,導入話不落地喋喋不休的大量對白,因為太瑣碎,因為太彰顯角色的個人情緒,因為太欠缺指責攻擊的合理性,恍惚中,我不覺得是在欣賞電影,不時以為自己正在介入一個家庭的爭執現場。也許有很多家庭,的確執迷在這種寫滿血親傷害的驚悚情節裡。
凱蒂厭煩瑞秋生活萎靡,責罵她冰箱裡都是爛蘋果,後來才知道,放軟的蘋果是為了餵食爸爸,她很愧疚的說:「我不該用自己的想像來判斷妳,我很抱歉。」
瑞秋對支持她而怒斥她姊妹的男友說:「我可以罵她們,你不可以,因為她們是我的家人。」
凱蒂和瑞秋之間不斷出現火爆場面,蒂娜終於失控飆罵她們兩個,但是她冷靜後即告白:「我沒有恨妳們,我是真心希望我們能建立良好關係。」
因為要寫訃聞,她們三姐妹在回憶爸爸的點點滴滴中,產生共同的啟悟。
一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故事,所以會逐漸變成不一樣的人。二是,在歷經不一樣的過程裡,只有說開芥蒂的善意溝通,才能修復彼此。三是,在變成另一個有敵意的陌生人之前,她們也曾是相親相愛的親人。
看完三姐妹相互關係的電影,我立刻想到「事緩則圓」這四個字。「事緩則圓」適用於「預設立場」的「攻防戰略」;「承認傷人」與「釋出歉意」的「即時處理」,才是居心善良化解歧見惡夢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