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江清香
文/江清香
家裡總是水果滿滿,彷彿隨時可以開一個迷你水果攤。來自四面八方的水果,有親友送的,有自己辛勤採摘的,最多是從市場買的,甚至有些是「撿」來的。每天享受這些美味的新鮮水果,真是讓人覺得,生在台灣是一件幸福的事。四季變換,水果應時而出,時時在餐桌上演繹著季節更迭的美味,時時充滿驚喜。
最近,餐桌上又多了一種新奇的水果──「人心果」。這水果是我們從大姑姐家的院子裡「撿」來的。當時我們在地上發現它,抬頭一看才驚覺,那棵高大的樹已經結實纍纍。雖然它的外表並不起眼,但卻有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人心果」。將它的兩顆種子拼在一起,恰好形成一個愛心的形狀,難怪名字這麼溫暖動人。
除此之外,它還有許多別稱,例如「赤鐵果」,這個名字就如同它的紅褐色外皮,另外在台灣,它也被稱作「人參果」,而它的英文名字則是Sapodilla。台語稱它為「查某李仔」或「查某囡仔」,聽起來似乎與女性有關,其實這只是音譯過來的名稱,並無其他意思。
人心果樹的老家遠在美洲的熱帶地區,但也在台灣的嘉義與斗六一帶扎根生長,甚至成了地方特產。據說地方政府認為這果實的外型有點像柿子,為了紀念義人吳鳳,特別將它命名為「吳鳳柿」。
這種水果外形看起來有些像奇異果,吃起來卻有如糖蜜般甜美。它富含膠質,口感與軟柿相似,但又帶著一絲沙沙的感覺。吃完後,水果刀和湯匙上常會留下難以清洗的黏糊感。這也難怪,人心果的樹幹汁液曾經是製造口香糖的原料。
人心果不僅美味,還營養豐富,纖維含量高,是消暑解熱的良品。不過,想要品嘗到它的甜美滋味,記得要等到果實軟了再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