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緩解皮膚乾癢 吃蓮藕海帶降燥感

 |2024.09.26
684觀看次
字級
蓮藕、海帶等帶有膠質、質地黏稠的食物,都是潤心潤肺的好選擇,可降低身體燥感,緩解皮膚乾癢。圖/123RF

【本報台北訊】時序進入秋天,惱人的皮膚癢又開始發作。中醫認為,秋天的氣候較乾燥,溫度也開始下降,皮脂腺分泌皮脂較為不足,加上「秋老虎」持續發威,皮膚常會感覺乾燥,尤其肌膚敏感者,皮膚更容易出現紅、腫、癢等症狀,若反覆發作,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若秋天燥氣太過,則易傷津液,除了皮膚乾癢外,也易有口乾舌燥、鼻咽乾燥、大便偏乾燥等症狀。

如何有效緩解秋冬皮膚乾癢?臻品中醫診所腸胃科主任田騏嘉建議六方式改善:

一、秋季保溼

在乾燥的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做好身體儲水保溼的過冬計畫,是最重要的事情。常見的皮膚保溼方法,建議可塗抹乳液、綿羊油、凡士林等。

二、多喝一杯水

秋天皮膚乾燥,應多喝一杯水,建議水溫不要太低,除了幫助緩解口渴的症狀,也可以改善大便乾硬。秋天早晚溫度較低,早上一杯溫開水可以暖活身體,更能幫助排泄。

夜晚早點入眠

養氣歛陰

三、帶有膠質、黏黏的食物是很好的選擇

秋性剛燥,但秋天盛產的食物有「潤燥」功能。水分量高的水梨是很好的選擇。其他帶有膠質、質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潤」的效用,例如銀耳、海帶、山藥、蓮藕、菇類、秋葵等,都是潤心、潤肺的好選擇。至於炸烤、辛辣等燥熱食物則應盡量避免,以免加重身體的燥感。

四、晨起印堂穴按摩

人體一日的氣血,始於睜開眼睛後,血液自心臟打出,再分散至四肢。早上起床時,多輕刮雙眼眉目間的「印堂穴」往頭頂的「百會穴」,可以增強血液循環、改善皮膚乾癢症狀。

五、早一點睡、多睡一點

人體是個小宇宙,小宇宙要和外界的大宇宙互相對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冬之際陽氣逐漸收斂,此時應該要早睡一點、多睡一點、增加睡眠時間,以養氣歛陰。

六、當癢到受不了

若是真的癢到受不了,最好的止癢是降溫,而不是一直抓皮膚。與其抓皮膚抓到出血,不如換個姿勢改成往肢體末梢方向推出,因為只有往離心方推出,心臟的血才能被推出到傷口處,以修補傷口。

中藥治療

清熱止癢為主

若皮膚仍發炎劇烈,中藥治療會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為主。常用中藥有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知母、牡丹皮、蟬蛻、桑白皮等。

搭配皮膚是否有滲液,而選用配茯苓、澤瀉、薏苡仁、藿香、蒼朮、山藥、白朮、陳皮,可健脾利溼、理氣化溼,將溼氣排出體外,但溼氣難纏,利溼的過程通常需要好幾周,患者需有耐心配合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