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卡夫卡的洋娃娃

文/林一平 |2024.09.24
1615觀看次
字級
此書入選2022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是樂瑞莎.圖里 (Larissa Theule) 改編自卡夫卡的真實事蹟。圖/林一平
作者繪卡夫卡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四十歲時的某一天,在柏林一個的公園散步,遇到了一個正在哭泣的女孩。她丟失了她最喜歡的洋娃娃。卡夫卡很努力的和女孩一起尋找洋娃娃,但卻毫無結果。

卡夫卡告訴小女孩明天再來這裡,再一起找她的洋娃娃。第二天,當他們仍未找到洋娃娃時,卡夫卡以洋娃娃的名義,寫了一封信給女孩,信中寫著:「請不要哭泣,我去世界各地旅行了,我會寫信給妳,講述我的冒險。」

一直延續到卡夫卡生命的終結前,他每次和女孩會面,都會仔細地為女孩讀著洋娃娃那些寫滿冒險的信,這些信讓女孩覺得洋娃娃太可愛了。

最後,卡夫卡買了一個新的洋娃娃,帶回給女孩,聲稱這就是旅遊回到柏林的洋娃娃。女孩疑惑的看著這個洋娃娃,說:「她一點都不像我的洋娃娃。」

卡夫卡遞給她另一封信,洋娃娃在信中寫道:「我的旅行改變了我。」小女孩擁抱著新的洋娃娃,回到了她幸福的家。一年後,卡夫卡去世了。

多年後,長大成人的女孩在洋娃娃身體內找到一封卡夫卡親筆簽名的信。那封信寫著:「你所愛的一切可能都會失去,但最終,愛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面對改變,是成長不可或缺的歷程。卡夫卡引導女孩,攜手將失去的苦痛奇蹟式地轉化為愛的獲得,然而這需要女孩懷抱真心,願意去營造這分連結。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遭遇種種的改變,它們可能帶來挑戰與不安,但也是我們茁壯的契機。當我們敢於迎接這些改變,無論是在自我成長或與人際互動的關係,都能啟迪我們的靈魂,變得更有正面意義。

卡夫卡洋娃娃的故事讓我聯想到英國作家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這位具有敏銳文學天賦的女性。卡夫卡和奧斯汀都具文學天賦,但兩人婚姻觀則截然不同。

在十八世紀的傳統限制和家庭期望下,奧斯汀必須面對種種改變和挑戰。她與心愛的人相遇,但由於社會地位和家世背景的差異,無法在一起……

奧斯汀在苦痛的愛情中成長,她將這段經歷轉化為創作靈感,並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愛情小說。她的作品以真摯的情感和社會洞察力而聞名,留給後世深遠的影響。

卡夫卡及奧斯汀的愛情觀全然不同,愛情的經歷也有很大差距,然而卡夫卡的洋娃娃以及奧斯汀的故事都在在展示了面對改變和苦痛時,如何通過真心、愛和創造力來轉化這些經歷,並在生命中獲得成長的意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