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花卉市集 邀民眾摘絨毛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2024.09.24
513觀看次
字級
一名小女孩開心地左手抱著花束,右手捏著不會壞的絨毛花朵。 圖/取自IG@cj_hendry
3位穿著相同款式服裝的婦女,欣賞彼此挑選的花。圖/取自IG@cj_hendry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澳洲藝術家亨德利(Cj Hendry)的最新街頭裝置活動,將看似簡單的概念變成有趣體驗,此活動名為「花卉市集」(Flower Market),但這不是普通花店,是一個精心策畫的夢境,挑戰人們對美的理解。亨德利設計一個全白色空間,擺放10萬朵色彩繽紛、手工製作的絨毛花。花雖然是假的,但花的視覺、觸覺卻喚起人的真實情感,令參觀者愛不釋手。

9月13至15日的周末,團隊在紐約羅斯福島羅斯福四大自由公園(Four Freedoms Park)的草坪打造一個大溫室,花卉市集「開業」吸引數千名參觀者,亨德利團體邀請參觀者帶一朵絨毛花回家當紀念品。不料,群眾反應踴躍,塞爆溫室,致當地政府為了公共安全而關閉溫室,花卉市集只好15日搬遷到布魯克林一個倉庫。

就像玩具 喚起內心童趣

亨德利花2年時間準備這場活動,她從美國詩人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詩句中尋找靈感,「許多人的眼睛穿過草地,但很少人看到草地上的花朵」,這句話讓亨德利特別感動,她說:「我希望花卉市集空了之後,每次我們看到鮮花時,無論是絨毛還是其他做的,都能激發歡樂和美麗。」

亨德利決定製作絨毛花並非偶然。她說,想到小時候玩絨毛玩具的回憶,希望與參觀者產生懷舊和驚奇的共鳴,「我傾向於創作能夠吸引所有人內心童趣的展覽」亨德利說:「它奏效了,走進溫室,我快速瀏覽充滿活力的展示,思考著想帶哪些花回家。」

對於那些無法親自參觀的人,亨德利在網路上設立虛擬花卉市集,讓網友可以設計自己的絨毛百合花,這些作品讓人了解花朵轉瞬即逝,美麗會枯萎的意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