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囡仔
還記得周杰倫一首享譽大眾的流行歌曲《青花瓷》,歌詞裡有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其實,天青色並非青花瓷的特色,我們來了解一下青花瓷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受人喜愛,甚至能代表中華文化?
青色來源 花圖工藝
所謂「青」是介於綠色與藍色之間的一種顏色,青色代表美好,如青出於藍、青雲直上、名留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人們對青色似乎有一種特別感情,青花瓷也特別優雅,但是製作工藝非常複雜,它是用鈷料做成色劑,外加透明釉,入窯燒一次,要以1280℃以上的高溫燒製而成。
青花瓷歷史已有逾千年,青花瓷裡的「花」則代表瓷器上的花紋圖案,常見圖案包括龍鳳紋、花鳥紋、人物故事等,都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由於1998年,印尼漁夫在海中潛水時,在爪哇海域的勿里洞島附近,發現了一艘9世紀古代沉船的殘骸。這艘沉船來自西亞,船上載滿了7萬件唐肅宗中晚時期物品,其中有4件是完整的青花瓷,因歷史悠久,當年公布後驚動世界。
始於唐代 明清最盛
根據挖掘出來的瓷器研究,最早的是「唐青花」,工藝上,真正的青花要滿足4個條件: 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 成熟的釉下彩工藝。 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 白瓷燒製工藝。而早期能夠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只有景德鎮,其他地區只能生產仿製青花風格的陶器或是石胎瓷。
青花瓷技術直到元代才算成熟,元代青花特色包括: 體形碩大。 用料上乘。 繪畫非凡。 窯藝出眾。而青花瓷裝飾特點流行於明清兩代,尤其是永樂、宣德、康熙三代的青花瓷非常受收藏家喜愛與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