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緩解酷熱效法新加坡

 |2024.08.26
466觀看次
字級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表的報告顯示,今年七月是自一八五○年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炎熱的七月,較上世紀七月平均溫度攝氏十五點八度,高出一點一二度,且已連續十四個月打破高溫紀錄。

去年已是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炎熱的一年,NOAA估計今年大有可能再打破紀錄,成為史上最酷熱的一年。學者示警,未來每年都將是我們餘生最涼爽的夏天,愈往後只會愈熱。從數據來看,這種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就全球來說,升溫速度之快,已讓《巴黎氣候協定》致力控制氣溫升幅在攝氏一點五度內的承諾遭到巨大挑戰,連帶也影響「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保護海陸棲地目標。今年十月至十一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 16)、氣候峰會(COP 29)也將接連登場,人人有感的高溫與災害,讓這些攸關地球命運的會議更加受人關注。

本月初總統府新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根據「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二○二四」指出,台灣遭受氣候變遷升溫危害,比全球更為嚴峻,例如近三十年來升溫零點二七度,是長期增溫零點一五度的近二倍;除了夏季屢破高溫,冬季也逐漸縮短,且夜間高溫天數攀升。

夏季都市高溫愈趨嚴重,形成所謂「熱島效應」,城市區域比周邊環境更為炎熱。主因是城市結構如瀝青、混凝土地面和水泥屋頂,比植被吸收更多的熱量。學者指出,在熱島效應擴大下,北北桃、台中彰化和台南高雄分別成了北中南熱島,其中從雙北到桃園一帶更成了巨型都市熱島廊帶。

這種效應不僅增加了能源消耗,還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威脅,醫界稱之為「沉默殺手」。對民眾,高溫不只體感熱,引發健康問題,還可能讓物價變貴、加劇通膨,導致GDP衰退,同時颱風強度更強,嚴重危及環境生態。

減碳是降溫的治本之道,但遭遇能源配比等問題,耗費時間長。當減碳緩不濟急,降溫成當務之急,有必要先採增加綠地、通風、節能等多元措施,抑制高溫化,維持都市宜居條件。學者則呼籲都市開發過程中,須更加重視水、綠基盤的建構,配合風向形塑有綠樹遮蔭、有涼風輕拂的環境。

如何散熱降溫改善「熱壓力」?新加坡的高溫治理經驗值得借鏡。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該國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來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其中一個做法是創建一個數字工具,旨在幫助全球城市減緩熱量,首先從新加坡開始,包括海灣花園和其他綠地,這些都有助於降低氣溫。

新加坡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地下區域冷卻系統,這一系統不僅節省了百分之四十的電力,還減少了碳排放。新加坡並計畫在未來十年內種植一百萬棵樹,進一步提高綠地覆蓋率,達到降溫與減碳作用。

新加坡這些緩解措施,不僅有助於節約能源、減緩氣候變化,最終提升人們在酷熱氣候下的生活品質,值得台灣學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