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早調整孩子作息 降低開學焦慮

陳玲芳 |2024.08.20
66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最近許多家長分別在FB、IG、Threads等社群平台,分享家中有小孩「第一次上學」時的焦慮,專家提供「開學前」、「開學當天」兩階段方法,供家長參考。

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對於第一次離家、上幼稚園或國小的新生,會擔心孩子「不適應」是難免,他提供幾項建議供家長參考,希望一起幫助孩子降低開學的不適應,同時舒緩父母對於新生入學的焦慮。

開學前一周可以做的事:

1.盡早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因為之前長假或是未上學時常常作息不穩定,為能銜接開學正常上下課時間,可以在開學前逐步調整起床和就寢時間。

2.帶孩子到學校校園逛逛。提早帶著孩子到未來上學的環境逛逛或是玩耍,除了可以熟悉校園環境外,也能了解未來家中到學校的接送交通路線。

3.陪孩子一起準備上學用具。父母趁著假日帶著孩子一同採購未來要上學的用品,除了可以讓孩子主動參與選擇外,也可以培養自己對上學的責任感。

開學當天可以做的事:

1.父母要遵守跟孩子的約定。和孩子說好幾點離開幾點接回要守時,除了讓孩子清楚父母的接送時間外,更清楚自己的父母會有一段時間不在身邊。

2.可攜帶常玩的玩具或玩偶。在上學初期,可以讓自己家裡熟悉的玩偶陪伴孩子上課,除了能增加在學校時的安全感,也會讓孩子不孤單。

3.能在老師面前稱讚和鼓勵。盡可能在孩子上學初期提早接孩子放學,同時能在老師面前稱讚和鼓勵孩子,協助建立「老師是朋友」的角色。

4.回家後適度正向回饋關心。在上完一天課程之後,回家可以利用晚餐或飯後時間,透過今天孩子在學校生活分享,展現出對孩子的支持與肯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