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各位佛光人的親家、眷屬們,大家早安、大家好!
親屬會過去是每年舉辦一次,後來怕勞動大家、耽誤很多時間,就改成兩年一會。
看到有一些信徒的子弟,在歐洲英國留學、在美國念書,每到了什麼時候,就一定趕到歐洲去、趕到美洲去探望,那麼你們在佛光山的子弟,也是一樣的心情,總希望家裡的親人能到這裡來看一看。
在社會上念書,他們是希望將來在社會一登龍門,找到好的職業。在佛光山出家、念書,他是「法王子」,是小法王,將來是統領天下的呀!
叢林組織 各司其職
感謝大家今天光臨參加這個親屬會。在山上,這許多重要的職事齊聚在一起,今天為了表達對大家的尊敬,本山宗委會的委員、一級的院會長,他們差不多都集中在這裡接待大家。
例如,我們現在第七任的宗長是心培法師,甚至退位的第五任、第六任的宗長心定法師;佛光山海內外的總當家、都監院的院長慧傳法師;佛光山慈善院的院長,也是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的祕書長、中華總會的祕書長慈容法師;慧傳法師的哥哥、清德寺的住持慧龍法師;南華大學的教務長慧開博士;現在高雄佛教堂的董事長慧寬法師;過去我出家的南京棲霞山寺現任住持隆相法師;明朝時國家建立的南京靈谷寺住持淨然法師;禪淨法堂的堂主慧昭法師;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的董事依空博士;叢林學院的院長滿謙法師;在各處建房子的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滿舟法師;掌管我們的福利、傳承、獎懲的傳燈會執行長永融法師;高雄普賢寺住持滿益法師;非洲南華寺住持依淳法師……因為人太多,就不一一介紹。
現在我要把你們想到的,可能你們也不便說的,由傳燈會研究後集合在一起的一些問題,一共有十六個,一條一條地提出來給大家了解。有的事情,因為我已經退位多年,不太熟悉現在的規矩是什麼,所以請他們坐在這裡,讓我可以詢問。
在佛光山,有很多行政、寺務、事業等組織,這裡就不去講,與你們沒有關係。但是傳燈會,就好像父母一樣,他是家長,對於家裡這麼多的人員,要審核他們能不能剃度、能做什麼事情,獎懲考察。
有的人眾要送到各個佛教學院、大學、其他學校去學習、受教育,就是由教育院協助辦理。
等到他學院、學校畢業了,就由都監院來分配工作,都監院等於行政機關,會依循他們平常學習的成績,分配他們到哪裡任住持、做當家,或者有長於語言的,替他安排適合哪一種工作。
你們各位家裡出家的子弟,如果有什麼問題、什麼事情,要和傳燈會的執行長聯繫,他會從中去做種種協調、關心。
現在開始問第一個問題。
人盡其才 才盡其用
提問一:我們第一個問題要請教大師的是,現在仍然有很多傳統的觀念,認為出家就沒有用了,大師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出家到底有沒有前途?
大師:現在的社會,失業的人很多,佛光山沒有失業的人。在佛光山,當他還在各個地方念書的時候,很多的單位就已經在注意他了,「哪一位要畢業了,我要請求調到我這裡來。」他們有的可以在大學裡面做教授、做教務長,或者我們還有很多中學、小學、幼稚園,他可以做校長、主任、老師。
有的可以調到海外去,管理各個道場、寺院;佛法很好的,就去傳教、講法;有的人也可以做一些園藝,做一些行政工作,甚至到大寮廚房學習;文字好的,去報社裡面做文字編輯、社長、發行人,甚至我們也有多少的文化出版社、文化公司需要人。
就是在家眾,像蔡孟樺,他是香海文化公司的執行長;黃美華小姐,也做了我們跟政府合辦的一間崧鶴樓老人公寓的主任。
所以,在佛光山,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尤其人事,如果你不是後到或者高升,都會調動的,就像流水一樣;佛光山的人事是一池活水。
你問出家有沒有什麼前途。出家就是前途,何況佛光山跟別的寺院又不同,這裡面有為社會服務的,有為佛教發展的,項目真多,人才多多益善。
尊重人格 僧事僧決
提問二:很多爸爸、媽媽們都非常關心子女出家或入道後,常住會不會繼續培養他們學習、讀書或者研究?
大師:在佛光山,目前大概不只五十個人在外面念大學、研究所。在歐洲、美國、中國大陸、台灣都有。
在中國大陸,據我知道的,就有十二、三個人在念博士。像覺舫法師,他在北京大學讀教育學系;覺多法師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做研究學者。已經畢業的有蘭州大學的覺旻、四川大學的滿紀,還有人民大學的妙中等等,他們的成績很好,非常受重視。在佛光大學,有近三十位讀研究所;在南華大學,有十位左右讀研究所;在西來大學,也有十多位念研究所;在輔仁大學等台灣其他的大學,也有我們的人去念研究所,甚至有在印度德里國際大學念研究所的。所以在佛光山,在學業上,前途無量;在事業上,有兩百多個寺廟,要做管理、住持都很容易。
不過,現在的社會,遺憾的是,一個人手和腳都有,頭卻很缺少;其實,你頭腦有多好,大概前途發展就會相對地容易。
提問三:知道有的出家子女去讀書以外,可能很多爸爸、媽媽們也想知道,出家的子女平常都在做些什麼?如果子女調到海外,可不可以去看他們呢?
大師:出家眾在佛光山,只要肯勤勞,最遲三年就會要調動,有的一年、兩年就調動了。只有愈調愈好,不會說愈調愈壞。當然愈調愈壞也難免,但那必定是自己本身有問題,必須要自己檢討。希望家長給他一些的鼓勵。
我們在海外的一百個左右的道場,每一個道場裡面都有好多的床位,歡迎各位家長、朋友去探望他們的時候可以居住。沒有一個道場沒有汽車,沒有一個道場沒有義工願意為大家服務,你儘管在那裡住個一個月、兩個月,到處觀光旅遊。
但是有一個我要交代你們的,就是寺廟裡的事情最好不要管。你不能說:「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在這裡做主管,我來了就是太上皇,我可以說這個不對、論那個不好。」不行!因為戒律裡面有所謂「僧事僧決」,出家人的事情,隨他們去。只有要注意這一條,此外的,要招待吃啊、住啊、旅遊啊,都是上賓對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