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僧情不比俗情濃4-2

文/星雲大師 |2024.08.20
730觀看次
字級
制度保障 守法自律 提問四:請問大師,佛光山對於出家或者入道,有沒有一些保障的制度呢?這些可能爸爸、媽媽們都會關心。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制度保障 守法自律

提問四:請問大師,佛光山對於出家或者入道,有沒有一些保障的制度呢?這些可能爸爸、媽媽們都會關心。



大師:在佛光山,記得二十二年前我退位的時候,就宣布說──佛光山以制度保障大家。所以,你對山上常住有貢獻,就是所有的大職事都不喜歡你,也沒有關係,他們不會用力量、用權威來欺負你。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不上進、不守法,就是要我救你,也很難救。

例如,有時候我看到某一個人一表人才,走路很莊嚴、威儀,我就想:「這個人可以栽培,或者給他念書,或者給他調動、升遷……」我有心助他一臂之力,就把他的主管叫來,我說:「他在你那裡好像多少年了,怎麼沒有升遷啊?」那個主管就跟我講:「他對自己沒有信心,你跟他講什麼事情,他都不高興。」我一聽,那有什麼辦法呢?看起來,自己要具備向上、向前發展的條件很重要。



提問五:如果我們的子女老了或者病了的時候,常住有沒有退休的制度呢?



大師:到了老了才講究退休制度,太遲了,平時生病的照顧就非常重要。社會一般人士有病了,幾乎是要找個家人去照顧都很困難,因為大家都各有職業。但是佛光山某一個人有病了,如果送到醫院裡面去,他們的師兄弟去探望,都是川流不息。我經常想:「醫院一定會討厭我們佛光山的人,怎麼那麼多情?人這麼多?」大家輪流慢慢地去嘛,不要全部一起。

但是也有一些人,過去在家庭裡面,不曉得受了什麼影響,他歡喜找密醫,找不是正式的醫院做治療,這是本山常住不太同意的。比方他人已經調到台北去了,一有病,就歡喜要到高雄來看病;人在高雄佛光山,一有病,就要到台北去看病,他要選擇醫院。當然,他會說:「我醫生看慣了,怎麼樣……」看哪個醫生,有的時候也不是那麼嚴重,這樣子分別、執著,也是一種毛病。

奮發飛揚 勇敢向前

在佛光山,生病了,佛光山會保護他、照顧他。目前,從護理學校畢業出來,在山上工作或者做護理的,大概有五十個人左右。

至於說老了要退休,有的人六十五歲退休,不過像我,到了八十歲,現在才想到要退休。但是也有的還沒有到六十五歲,就已經說要退休了,當然,如果他要退休,常住也會盡量地幫助他。

現在在佛光精舍、在大慈庵、在崧鶴樓的,還沒有到六十五歲的徒眾,恐怕有一、二十個人。假如說你們的子弟有這樣的情況,要鼓勵他,因為一個人一退休,很快就老了。人生要有奮鬥力,要奮發飛揚、勇敢向前,生命才會有力量,不容易老,不需要這麼早退休。

現在我們淨土文教基金會要在佛陀紀念館的後面建築「自在寮」,就是計畫給佛光山退休的人眾住的。每一個房間都是六坪以上,都是單獨一人的。因為當初很多人都是二十多歲到佛光山來,現在佛光山開山四十年了,一晃眼他們都六十歲左右了,同時要退休的人一定很多。所以,佛光山和台灣社會一樣,年齡老化是一大問題。關於這樣的問題,你們各位家長、親人,不必掛念。



提問六:剛才聽大師講,在佛光山出家,可以學習,而且有非常好的制度,身為家人可能會問,怎麼樣來護持出家的子女走好出家這一條路?



大師:你們的子女出家了,確實需要家長幫忙護持。佛光山常住雖然是愛護他、提拔他,但是就等於一個機關一樣,他心裡的世界,也要家人幫忙才有用。

或者他一時和別人鬧了意見,和主管或是屬下相處不歡喜,一氣就跑了走了。最近就有一個很能幹的主管,他的條件也是很好的,他和一個屬下鬧意見,一氣就跑到我們其他的寺廟去。傳燈會的永融法師叫他回來,不准他再回到原來的寺廟,「你做主管,怎麼可以擅自離開呢?你做這個寺廟的主管,要和這個寺廟同在,怎麼可以輕易地離開呢?」

在社會上,航海的人遇到船難了,別人都可以逃亡,但是船長要與船同在,不可以逃亡的。或許他自己想:「常住的規矩這麼嚴格……」因為人太多了,不嚴格不像個團體啊!

所以,有一些這種突發的事件,希望我們的親屬、家長要多多諒解。

六和僧團 僧俗有別

在學校裡面讀書,他不肯讀,逃學回家了,家長怎麼辦?一定會要把他再送回學校,請老師原諒。不過,說在佛光山出家的子弟跑回家,父母跟他合作,收留他,避開常住制度、規矩不問的,為數很少。但是信徒就歡喜他溜單了,「你來,到我家裡來,我家第三層樓沒有人住,提供給你在那裡修行。」「你離開很好,到我家裡來,我提供一個房間給你念書。」「你離開很好,我送你到日本哪裡念書,費用由我來幫助你……」這個為數不少。

說到信徒的這種邪見,假如你們家裡的子弟,有一個人家把他拐去了,這會是好事、是合法的事嗎?這在佛門裡面,是犯了五種最嚴重的罪過之一,叫做「破和合僧」。人家是一個和合的僧團,你怎麼去破壞他的團隊,把一個逃兵收下來?這是很重的罪過啊!



提問七:有些爸爸、媽媽會問:為什麼子女出家之後就不可以夜宿俗家呢?



大師:出家人,基本上,俗家旁邊有別分院、有寺廟可以掛單,不可以回俗家住。因為在寺廟裡面,要有團隊精神,大家都要守規矩、守法,甚至也不可以竄寮,不可以到別人的房間裡。

出家人回到俗家,父母、兄弟姊妹都會給他愛護、關心、體貼、照顧,讓他心裡就想:「還是在家比較好,出家多單調,家裡多溫暖啊!」這就壞了他的道心了。所以,過去有的徒眾跟我請假:「師父,我要告假兩天、三天回俗家。」我說:「不行!太少了,給你一個禮拜。」他一聽,也好歡喜:「我只要兩天,你卻給我一個禮拜。」

他回到家裡,最初的兩天、三天,家人難得見到兒女回來,都很歡喜,做好菜給他吃、慰勞他,讓他覺得好溫暖。但是兩、三天以後,總不能天天都有溫暖呀!所以,如果你只給他兩、三天假,他回來了,就會懷念家庭很溫暖;你要給他一個禮拜,他就能體會:「一樣啊!」我的一些方法,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