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
麟洋配在巴黎奧運男雙羽球再度奪金,當會旗冉冉上升,壯闊激昂的國旗歌在世界的舞台迴盪,二千三百多萬人的心此刻緊密連結,除了驕傲,更多感動。
我一輩子都在校園,從學生到任教,聽過無數次國旗歌。從以前天天的朝會升旗,到現在一星期只有二次;從在司令台前晒太陽,到小集合場,春去秋來,學生大了,老師老了,代代傳承對國家的愛與忠誠。
童年就聽媽媽唱過國旗歌:「三川壯麗、物產轟隆……」媽媽發音不標準,歌聲中卻有濃濃的感情,那是屬於她青春年少的無憂歲月。
二十二年次的媽媽,入學時受日本教育,唸到五年級台灣光復,開始要認識國字,學唱國歌和國旗歌,從台語到日語到中文,懵懂的她面對不同文化的衝擊,應該覺得學習有些辛苦,所以輟學在家幫忙家務。十九歲早早嫁人,陷入為媳為妻為母的忙碌世界,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年少升旗時唱著歌,她仰望那朗朗晴空、悠悠白雲單純的快樂,成為她日後和孩子聊天時的美好回憶。
所以當我國小六年級,被老師推薦去參加旗手的甄選時,我欣然前往,和同學被選上旗手,經過老師訓練後,每天朝會時負責升旗。朝會前我們先去播音室拿國旗到旗台,將國旗綁上拉繩,待集合完畢,我們立正站好,張開國旗,二手抓捏著國旗四角,等待唱完國歌後,我們一個拉繩一個順繩,在音樂結束時剛剛好將旗子送上旗桿頂,仰望朗朗晴空、悠悠白雲時,除了光榮,還與母親的少女時光有了溫暖的連結。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國旗歌的旋律是多麼優雅,歌詞多麼壯闊,經過時代變遷,或許歌詞已無法呈現此刻在台灣的現況,唱國歌、聽國旗歌的機會也變少了,但每在國際賽事或重要場合,國旗歌成為凝聚人心的重要媒介,總讓人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