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從盛世到亡國

文/余遠炫 |2024.08.12
280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宋徽宗是北宋一名奇特的君主,北宋最輝煌與最慘烈的時代,都在他的任內發生。他精通書法、繪畫,信仰道教,雖然任內有民變發生,但還不至於動搖國本,反而人口突破一億、經濟發達,堪稱當世第一。如果沒有與金國同盟,發起「海上之盟」夾攻遼國,也許就沒有後來的慘敗與滅亡。

先從宋徽宗的輝煌談起。他接受道士建議把京城的東北角墊高之後,從此連連生兒育女,子嗣興旺。於是徽宗大造園林「艮嶽」,並終於在宣和四年完成。艮嶽的中心是一個高度約十五公尺、近五層樓的大石頭,重量超過三十公噸,雖然令人讚歎,但要從江南太湖搬到千里之外的首都汴京,卻也苦了那個時代的百姓。

這一塊大石頭成了上萬人的噩夢,甚至因為它家破人亡,宋徽宗卻仍高興地聽信宰相蔡京的讒言,認為國運「豐亨豫大」,國家版圖在他任內有所擴增,如果還能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就更好了!其實,這片土地原本屬於唐朝,在五代後晉石敬塘時期割讓給了遼國,宋朝自建國後就沒統治過這個地區。

女真族在東北方崛起後,就開始與遼國發生衝突。遼國為了從天鵝腹中取出珍貴的北珠,經常強迫女真人進貢一種會捉天鵝的小老鷹──海東青。女真族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頑強反抗,於是宋朝就想與女真族南北聯合,攻打遼國。宋徽宗相信,在「神運石」與眾神的幫助下一定能得償所願,便祕密與新崛起的金國在海上訂約,不讓遼國發現。

其實,宋與遼早在宋真宗時代就訂下了「澶淵盟約」,兩國之間因此保有一百二十八年的和平。如果宋與遼國保持友好,夾在宋、金中間的遼國還可以作為緩衝地區,讓宋朝更有餘力得以備戰。但宋徽宗卻只想到與遼國的積怨,以及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歷史使命,沒有考慮到後果。

金國與宋朝聯手攻打遼國時,發現宋朝的軍事實力軟弱,因此滅掉遼國後,就對一心只想歌舞昇平的宋朝發動侵略。宋徽宗萬萬沒想到,他所得意的「盛世」,不過短短三年半的時間就面臨國破家亡的命運。西元一一二七年,宋徽宗與兒子欽宗等上萬人成為金國的俘虜,史稱「靖康之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