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敬謹真相的轉型公義

 |2024.07.30
449觀看次
字級

國防部在七月中撤除台北中正紀念堂銅像大廳哨兵勤務,國軍儀隊改赴民主大道巡查訓練,以兌現文化部的轉型正義任務。

立雕像紀念有作為的人物,中外皆然;政治領袖、英雄豪傑、傑出文化人士,有像啟發後人,能長留去思。如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戰中領導大英帝國軍民抗敵致勝,他的戰時演說激勵人心,民望隆崇。所留巨大雕像位於倫敦市中心,已成觀光景點。美國總統林肯廢除奴隸制度,領導聯邦政府打贏南北戰爭,消弭美國分裂危機;林肯紀念堂裡,他的雕像安座大廳,供萬民瞻仰。

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各自為政的邦國打贏普法戰爭,建立德意志帝國,成就與英、法歐洲強權相若的國際地位。德國人在易北河畔建他的紀念碑與雕像,高三十五公尺,重六百噸;萊茵河畔小社區公園樹蔭下,也有這位鐵血宰相的雕像,供人民緬懷。

社群認知會因時代、潮流變化而今是昨非。哥倫布五百多年前從歐洲四次航抵美洲,被譽為最偉大探險家,歐美為他立像,定哥倫布日;但美洲原住民指他和殖民者帶來疾病、暴行,倫敦的雕像被潑紅漆,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雕像被扳倒,墨西哥則須用圍籬保護他的雕像免遭破壞。

美國蓄奴和主張奴隸主權利的總統雕像,近年來多遭拉倒或破壞;比利時殖民剛果的君王,用掠奪來的資源,供養權貴奢華生活,所留雕像也被塗汙。

位於台北市中心紀念蔣中正總統的銅像,多次遭人潑漆;可是中外斑斑可考的歷史真相,證明他領導北伐統一中國後,整軍經武,團結各省割據勢力,抵抗日本侵略,收復台灣失土,功在中華民族。

執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的史學博士唐德剛說,蔣中正個性服軟不服硬,對日作戰絕不投降,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第一人,是千年難遇的曠世豪傑。

二十一世紀英、美出版的史書,如《戰火中國》(China at War)和《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China's World War II),均述明蔣委員長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卓越貢獻。

他在危疑震撼的困局裡,統一中國免於分裂。二戰中加入同盟國,廢除列強迫簽的不平等條約,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並令日本向中國遞降伏文書。他的貢獻不遜於林肯、邱吉爾和領導三十餘邦國打贏普法戰爭的俾斯麥。

他收復台灣失土,卻因敗於國共內戰,台灣又發生二二八民變;之後清鄉、防共,遭冤抑者多,致糾結難解,銅像乃成洩憤標的。

但揆諸史實,是老蔣總統趕走日本殖民政權,保障了台灣民權。坊間出版日據時期的台灣文學,不乏三井物業強占台民竹林土地;穿和服鱸鰻(流氓)僱台民做工,卻藉端苛扣工資;日人強索在室女等敘事。

日本治台採膺懲式報復性屠殺,從桃園三角湧大嵙崁燒殺,到嘉義大莆林屠村、蕭壟屠殺、後藤新平全台大掃蕩、台南西來庵屠殺等;人口檔案記載的數字是日據五十年,台灣少了四十多萬人口。

今人訴求轉型正義,就需思辨無公平何來正義?試問日本總督的罪孽如不究責,轉型為正義嗎?老蔣總統防共保台、建設台灣、由人民普選縣市鄉鎮村里長和代議士等,公(平正)義可表,有像存念,是功不唐捐。

吾人面對歷史應持一種尊重與同理之心,政客藉轉型正義為選舉張羅選票,絕非公義;史實真相才是試金石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