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防晒祕訣

文/露  |2024.07.22
482觀看次
字級
圖/Julia

文/露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身體面對外來刺激的首道防線。除了預防外力的攻擊、碰觸,還有化學物質及細菌、病毒的防護,因為皮膚有著細菌不愛的弱酸性特徵(pH值5.5左右)。當然,它還有調節、保持身體水分及熱量(保暖)的功能。

晒傷原因 是紫外線



被皮膚保護慣了的我們,卻經常忽略它的重要性,疏於照顧它,其實,保護著我們的皮膚層,也是需要被呵護的!無可否認的,白晝中無所不在的紫外線,是皮膚接觸最頻繁的敵人,一不小心,過量的紫外線便會對它造成傷害,晒傷,就這麼發生了!

別看皮膚只有薄薄的一層,它可是有三層主要結構: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而每一層又各有分層及複雜的細胞、結構及功能,可以說是各司其職。例如表皮層最外與最內分別是含有可多達三十幾層乾燥、死亡細胞堆疊的「角質層」,與含有黑色素的「基底層」,是保衛的前哨站,這也就是為什麼皮膚黝黑的人較不容易晒傷。

真皮層讓皮膚帶來彈性,也存在著神經、血管、汗腺、毛囊……等,因此,如果感覺疼痛、流血,就是傷到真皮層囉!而更深層的皮下組織除了神經、血管,也是脂肪堆積的地方,它負責將皮膚與肌肉、肌腱等結構做連結。

先前提到的晒傷,是每個人或多或少的經驗,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已,大部分都是發紅、刺痛的表皮晒傷,也就是第一級傷害。若到了第二級,就會伴隨細小的水泡,最常出現在夏季長時間於海邊戲水或環島等長期曝晒,又沒注意防晒與防護的狀況。

而傷害到皮下組織的第三級晒傷則比較少見。身體的保護機制用紅、腫、熱、痛來告訴大腦:「我受傷了,請停止讓傷勢惡化的任何行為!」尤其是晒後半天到一天,是這些症狀的高峰時期。晒傷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休息、休息、再休息!自我修復需要一段耐心的等待時間,除了疼痛發熱,癒合的過程,也會伴隨脫皮、發癢,這都是皮膚細胞排廢與再造的自然現象。

晒傷處理 小心選擇



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幫助受傷的皮膚提早復原,例如:沖冷水或塗抹天然的蘆薈凝膠來舒緩降溫(冰塊冰敷易造成凍傷,較不建議)。受傷的皮膚鎖水力下降,所以要適當的保溼、補充水分,此時的皮膚已經不適合再擦拭防晒品了,因此物理性防護、遮蔽紫外線更加重要。

來到地球的紫外線,包含了能量由低到高的UVA、UVB與UVC,它們先穿透了像是地球重要皮膚的大氣層(歸功於它,擋住了絕大部分的UVC),再抵達人體的皮膚,而且對於兩者都有不同的穿透力與影響。做好不同波段紫外光的防護同樣重要!

塗抹防晒乳或許是最方便的做法,然而幾年前,美國醫學曾經試驗,化學性防晒乳中有4種化學物質會藉由皮膚的吸收,進入血液裡,物理性防晒乳雖然比較有厚重感,但對人體而言是比較安全的。不過這些人工製品不但會造成環境與海洋的汙染,對人體或多或少都還是有影響,因此最佳的防晒祕訣不外乎就是「包緊緊」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