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現代人追求美麗或為表現自信,有的人會在身上不同部位「打洞」後穿戴各種飾品,從耳朵、鼻子、肚臍,到唇部、舌頭、眉毛等都有,有些人甚至不只打一個洞,穿戴的飾品樣式、材質也五花八門。醫師提醒,即使打的孔洞很小,也要了解可能會有的風險,才不會造成疤痕增生等傷害。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門診曾遇個案,二十八歲的林小姐主訴左耳廓上有一突出腫塊,想要切除。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於一年前穿了耳洞,之後反覆有紅腫、化膿現象,持續二個月,之後將耳環移除,傷口逐漸復原,但隨後於原傷口處發現突起「小肉球」,且逐漸長大。
經檢查發現,其腫塊呈兩公分球狀,突出表皮,底部與耳骨相連,診斷為「蟹足腫」。
黃季怡說,不論耳環、鼻環或臍環,在身體穿孔、打洞前,首先要排除蟹足腫在內的「疤痕體質」,接著選定適合穿洞的部位,並留意皮膚消毒,固定物的材質與消毒;穿洞後則要注意傷口護理,並耐心等待傷口癒合良好,才可換戴其它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