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 扶搖直上 與天空拔河

文/簡麗賢 |2024.07.12
694觀看次
字級
圖/克拉克

文/簡麗賢

關於風箏,古籍記載:「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如鳴箏,故名風箏」。

放風箏是我與同伴在童年至青少年成長階段的重要記憶,我們稱風箏為「風吹」,扶搖直上,就把渺小的願望懸得好高;長長細線,遠離塵囂,構築天堂的故事,繫起無限的想像;在廣袤的農村田野,線在這頭,風箏在上頭,細細一線,就可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奔跑。

風吹直上,想起課堂上聽到小學自然老師說,外國人富蘭克林在下雨天放風箏,又發明避雷針,心中滿是疑惑,下雨天怎麼放風箏?

飛遠飛高 但憑經驗



台灣一年四季都適合放風箏,先決條件就是不下雨,但要有風,此外涉及軍事國防與飛航安全的某些禁地,也不能放風箏。朗朗晴日的例假日自然是最佳時期,呼朋引伴到野外,報紙、包裝紙、雜誌紙等是基本材料,依大小裁分或組合成四方,預先裁妥竹枝,疊合交錯綁縫線,塗漿糊,頭尾相稱成菱形,左右為翅,黏貼數條紙帶,尾巴拉長,旨在平衡風箏,當風箏御風而上,若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此方,長長尾巴可適時發揮轉動平衡的角色,調整風箏頭部的「攻角」,做成簡易的自製風吹。

諸多因素 影響飛行



大大小小風箏飛上天,失衡了或是呈現「荷蘭滾」的飛行狀態,調整翅膀或頭尾,全憑做中學的經驗,無論風箏能否飛得高、飛得遠、飛得久,線頭在手上,扯來扯去隨緣隨喜,左調右移隨心所欲,久而久之,從如鳶如燕飛飛飛飛與搖擺上下飄飄飄飄的畫面中,也悟出放風箏的鋩角。

風箏何以能飛起來?這是因為風箏的迎風接觸面被流動的空氣分子,撞擊後產生上升力,這股上升力大於風箏本身的重力與空氣流動產生的阻力時,就可以讓風箏扶搖而直上。風箏能否飛上天?不是隨便一片布就能奏效,風箏上升的力量主要與風速及風箏的面積有關,根據流體力學關係式分析,空氣密度、風箏材質與形狀都會影響升力,空氣流動與風箏接觸面及風向夾角變化亦是考量因素,風箏的形狀、重量、結構都是經過設計;放風箏的場域、風速、風向與天氣,也均影響風箏的飛行。

放風箏固然能喚起童年的記憶,尚友古人,像拉著天空奔跑,然而若把人捲上天就不好玩了。讀者是否記得2020年新竹市國際風箏節的驚險意外,原本開心充滿童趣的風箏嘉年華會,怎知風箏把人捲上天。當天活動會場南寮漁港瞬間風力達7級,一名約13公斤重的小妹妹,在巨型風箏升空之際,瞬間被風箏尾巴席捲至空中擺盪近半分鐘,最後在驚心動魄中安全落地。

把小妹妹席捲上天的這個風箏,當時瞬間上升力可達多少?依據風箏的升力關係式,若此風箏有效面積為3平方公尺,要加上尾巴應該可到約20平方公尺,在每秒15公尺的7級風時,該風箏的最大受力可達近40公斤重,確實可拉起風箏本體與13公斤重的小孩。

放風箏是結合童趣、藝術、人文、科學和安全的活動,辦理大規模的風箏節文化活動,安全是首要考量,才能發揮科學與藝術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