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維基百科
文/李昱德
全球人口持續增加,氣候變遷讓人類賴以為生的糧食作物產量下降,甚至有些地區逐漸不適合耕種,糧食進口又容易受到戰爭、傳染病的衝擊。為了提供足夠的食物,海藻可能是個好選擇。
海藻潛力 與日俱增
美國塔夫茨大學營養科學與政策學院發布於《全球糧食安全》期刊的研究建議,為了處理糧食危機,農夫可開始將栽種重心轉向海洋,此舉對中低收入國家農夫的幫助尤其巨大。
研究顯示,海藻農場不需要土地、淡水及化學肥料,且海藻本身擁有豐富的蛋白質,大量種植將能提供足夠的食物;不止如此,聯合國環境署(UNEP)於2023年更針對海藻發布潛力報告指出,海藻種植期間可以強化海洋生態系健全度、提升區域水質,甚至可作為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的「海底叢林」,而採收後,除了直接食用,也可以提煉生質燃料、作為家畜飼料來源等,可說是好處多多。
海藻的營養價值高,除了富含纖維素、維生素A、B、C、D、E及鈣、鉀、鎂、鐵等礦物質外,對純素食者來說,更是平常難以取得的B12重要來源。
而因為在海中生長,海藻含有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比起陸上的植物多,在減重、避免慢性疾病、控制血糖等保健功效上,也有不錯的效果。含有大量植物性蛋白的海藻,更可作為蛋白質匱乏地區的代用品。
除此之外,海藻栽種容易,日本等亞洲國家早已用簡易的方式種植了好幾個世紀,只須將海藻的根部用長繩連接,6至8周就可以採收。
營養豐富 生產容易
聯合國農糧署(FAO)統計,隨著美洲、歐洲地區的需求大增,過去幾年海藻種植量已經成長近6倍,超過3500萬公噸。推動海藻產業永續的「安全海藻聯盟」指出,如果持續增加,2050年前預期的海藻產量有機會成長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