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波振頻】宗教經咒療癒原理

 |2024.06.23
1891觀看次
字級
音聲療法是一種深層的能量治療,振動可以影響心率變異、放鬆腦波模式及呼吸頻率。圖/123RF
圖/123RF
唱誦經咒有助於讓大腦充滿氧氣,降低心律、血壓,幫助維持平靜的腦波。 圖/123RF
人的唱誦聲音能使左腦與右腦同步和諧,有助於讓大腦充滿氧氣,降低心律與血壓。圖/123RF
只要學會運用聲波共振的方法,就可以把聲音當成自我療癒的有力工具。 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世界上的古老民族,都存在著超越人類語言的咒語(mantra),而咒語通常能對應人們的願想,有些可以治療疾病,對治憂鬱或焦慮,也有些被用來顯化財富。人類應用咒語的聲韻或音律,如同鳥兒在樹林間輕鬆的鳴叫一樣,是一種與大自然的密切連結。梵音中的「OM」(嗡)代表的是「宇宙」,這個聲音就像宇宙迴聲,讓人與浩瀚宇宙連結、療癒身心。

聲音療癒科學

美國哈佛大學的賀伯班森(Herbert Benson)博士強調,宗教禱告具有積極健康的意義,有助於引發「放鬆」的反應,以及降低心跳、腦波與呼吸。大衛‧夏那諾夫‧哈爾薩(David Shananoff-Khalsa)認為,唱誦經咒可以藉由舌頭刺激及強化口中的經絡。朗吉辛(Ranjie Singe)博士則發現,特定經咒的唱誦會增加褪黑激素,對治療過程很重要,他著作的《強大自我療癒技巧》中,也特別提到某些經咒可以縮小腫瘤與增進睡眠。

除此之外,人的唱誦聲音能使左腦及右腦同步和諧。唱誦經咒有助於讓大腦充滿氧氣,降低心律、血壓,幫助維持平靜的腦波。阿爾弗德‧托馬地夫(Alfred Tomatis )博士曾經以格里高利修道團(Gregorian Monks)的聲音,讓受試者的耳朵、大腦及神經系統接受測試,以此研究關於聲音和唱誦在科學和醫學上的用途,結果發現,特別是高音,能刺激並改變大腦皮質層及神經系統。

研究指出,唱誦神聖的宗教經咒,可以置入正向能量,實際上,這是因為身體的頻率振動變化所造成。當祈禱或唱誦一段時間後,正向能量就會編碼在這些經咒唱誦中,讓生病或失調的身心得到平衡。這個原理就如同振動頻率的概念,與順勢療法或針灸相同,當人處於自然和諧的振動就會健康。如果身體某些部位以反抗頻率振動,能量就會卡住或生病,透過經咒念誦,可以重返和諧,產生療癒效用。

改變細胞結構

研究發現,聲音可以改變分子結構。法國聲音治療師法比安‧馬曼(Fabian Maman)曾利用克里安攝影術將不同的血紅素對應於各種的聲音,結果顯示,音符能夠呈現細胞的差異性,形成不同的形狀與不同的顏色。實驗結果顯示,細胞結構與組織都可能受聲音影響。

由於持誦經咒產生的振動力量,可能導致身心產生變化,所以對身體及心靈健康都有好處。因為所產生的音頻振動,可以淨化人體的細胞、氣脈,當然也能淨化心靈。因此,如果唱誦經咒的節奏、頻率能引發身心共鳴,就可能促進疾病的痊癒。

音聲療法是一種深層的能量治療,也是現代振動醫學的範疇,振動可以影響心率變異、放鬆腦波模式以及呼吸頻率。因此,讀經誦咒時和諧共振的聲波能幫助減壓放鬆,消除內心的焦慮,增加信心、克服內心的恐懼,改善情緒、使內心平靜。

正如量子物理學之父普朗克所說,萬物因為力而得以興起與存在,我們必須假設在「力」的背後存在有意識、有智慧的心智,這個心智就是萬物的本體。從古至今,人類持咒誦經具有效用的祕密,就在於專注的念力上,藉此開出一條通往靈性的祕徑。



和諧共振 身心健康

聲音能夠產生共鳴是普遍的常識,不論是說話、歌唱、自然聲、特定音調聲、唱誦等,對於激發、淨化及平衡能量都有助益。聲音能讓人做自己的治療師,只要學會運用聲波共振的方法,就可以把聲音當成自我療癒的有力工具。音波療癒的基礎,即是利用音頻及震動頻率,修復因抑鬱或壓力等導致人體受損的細胞及組織。

人體聲波振動

一般人只知道大腦有腦波,但研究發現,血液、各個器官也都有一定的振動頻率,而腦波、聲波對人體都有作用,每個部位及組織都可能受到影響。物理學發現,物質中每個原子都有頻率,而人體的組成超過37兆個細胞,這些細胞也都有頻率。據實驗,人體細胞的頻率大約在3~17Hz 之間,但會因受測者的性別、年齡、肢體動作或所處狀態,而有些許差異。

國際知名的聲音治療師強納森.高曼(Jonathan Goldman)曾說,身體就像另類的交響樂團,各自演奏獨一無二的交響曲,當身體處於平衡及和諧時就是健康狀態。如果其中有一個音錯了,整個樂曲可能就荒腔走板,而身體的音頻錯了,也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對應到人體就是生病了。

研究聲療的藍道爾.麥克萊倫(Randall McClellan)博士也指出,在聲音治療的領域裡,重要的是,人體是一個綜合的頻率系統,會以各種不同的頻率共振。而人體組織中70% 以上是水,水本身就是很好的聲音介質。所以,現在音樂療法或聲能治療愈來愈受重視,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

頻率療法原理

事實上,疾病就像其他的自然現象,也是一種振動的頻率,每一種疾病都有特定的振動頻率,只要測出它的振動頻率並調整它,疾病就可能被治癒。艾伯特‧爾本(Albert Abrams)博士寫了一本《診斷與治療的新觀念》(New Concept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也運用頻率療法治好一些人的疾病,但終其一生,都無法被當時的醫學界所接受。後來,因為量子力學受到科學界的重視,才使得爾本的醫理敗部復活,而被推崇為「量子醫學之父」。

美國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表示,如果想找到宇宙的祕密,請從能量、頻率以及振動方面思考,善用音樂或許可以找到支配情緒健康的密碼。從最小的物理粒子,到人體的每個細胞、組織及器官,甚至是無法感知的事物,一切都處於振動狀態。振動的基本狀態是頻率,當聲音共振和諧時就是處於健康狀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