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傷身心】要健康 不要生氣

 |2024.06.30
834觀看次
字級
許多人產生憤怒情緒之後,多半會讓自己身體受到傷害。圖/123RF
想要生氣時,可以試著做些深呼吸或離開現場,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就能減少發脾氣。圖/123RF
跟朋友聊一聊,或是看喜歡的視頻節目,讓自己開懷大笑,可以轉移生氣的情緒。圖/123RF
學會如何控制情緒,為情緒找到宣洩口,才能夠預防疾病找上門。 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通常遇到不如意的人或事,難免會產生激動的情緒,雖然知道「生氣傷身」,而且大部分的疾病與情緒有一定的關係,但總是控制不住負面的情緒。研究證實,經常怒氣沖沖不僅會影響心理健康,更會影響身體正常運作,根據美國《Everyday Health》報導指出,愛生氣的人壽命較短,且身心都容易受到傷害。

怒氣5大傷害

常聽人說,生氣傷身又傷心,你是否也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發怒、生氣?如果以憤怒方式表達就能夠迅速解決問題,因而選擇不壓抑怒氣,其實也無妨,但事實上,許多人產生憤怒情緒之後,多半會讓自己身體受到傷害。

◦增加中風機率

研究顯示,在發怒2小時內,容易造成大腦因血液出血或凝塊,導致中風的風險高出3倍。尤其對於患大腦動脈瘤的人而言,怒氣導致動脈瘤破裂的風險更是升高6倍。美國精神病理學教授瑪莉‧弗里斯塔德(Mary Fristad)建議,想要生氣時,可以試著做些深呼吸或離開現場,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就能減少發脾氣。

‧使腦細胞衰老

醫學證實,生氣會加快腦細胞衰老,減弱大腦功能,而且意識與專注力不集中,也會導致大量血液衝向大腦,使腦血管壓力增加。大腦中的杏仁核,在生氣時會釋放腎上腺素及睪酮素,讓身體產生反擊,但頻繁生氣會破壞大腦中樞興奮及抑制的機制,讓腦細胞變得衰弱、腦功能老化。因此,如果處於生氣狀態,應該閉上眼睛、深呼吸,這樣可減少憤怒效應。

‧造成肝臟受損

中醫認為「怒傷肝」,生氣會導致肝火旺盛,所以愛生氣的人肝臟普遍不好。西醫也應證生氣傷害肝臟,因為生氣會影響肝臟健康,也容易引發失眠。由於生氣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從而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強,造成血液及肝細胞內的毒素增加。因此,生氣時喝一杯水,能促進體內的游離脂肪酸排出、減少毒素。

‧導致心肌缺氧

美國臨床精神病理學家克里斯‧艾肯(Chris Aiken)研究發現,在憤怒的2小時內,心臟病發作的機率增加1倍。有研究指出,有憤怒傾向人格特質的人,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比同齡人高出2倍。生氣會引發心跳加快,心臟收縮增強,血壓升高,血液變黏稠。大量的血液衝向腦部,會使供應心臟的血液減少而造成心肌缺氧,此外,生氣造成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荷,可能導致心肌梗塞猝死的風險。

‧引起腸胃不適

美國紐約醫學教授巴比業斯基(Babielsky)研究發現,生氣易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讓腸胃血流量下降,進而使腸胃蠕動變慢,導致食欲不振,嚴重恐引發胃潰瘍。這是由於生氣時腦細胞作用紊亂,引起的交感神經興奮,直接反應在心臟及血管,使胃腸中的血流量減少所造成。再者,因為人體的心臟跳動及血液流動受到阻礙,導致腸胃中的血流量減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嚴重甚至造成胃出血等腸胃疾病。因此不妨按摩胃部或穴道,以緩解不適。

此外,生氣也會使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升高,皮質醇在體內過多時,會影響免疫系統的運作,造成免疫失調,使身體免疫力下降。生氣造成的內分泌系統失調,容易對身體產生負面刺激,使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長期下來,可能使細胞突變,產生自體免疫性疾病,甚至癌症機率。由此可知,壓力與健康狀況緊密相關,而經常發怒可能會縮短人的壽命。



如何處理情緒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情緒也變得愈來愈不健康,情緒影響生理及心理的層面相當廣泛,可以說情緒與身體健康、長壽有關。一個人如果情緒失控,容易出現的行為不外乎發怒、生悶氣、報復……等,這些舉動都會給自己或他人帶來有形無形的傷害,對人格尊嚴的折損也不容忽視。因此學會如何控制情緒,為情緒找到宣洩口,才能夠預防疾病找上門。

事實上,人能夠面對自己的情緒才是健康的,沒有被表達出來的情緒並不會消失,而是累積在體內,尤其是負面的情緒會在身體堆積,形成疼痛或發炎,所以應該學習轉化與釋放。承認情緒存在可以避免壓抑,做更好的情緒管理。

● 練習適當表達

如果處在憤怒中,應該避免與人發生衝突,以積極的處理方式,開誠布公地向對方表達自己感受。建議先讓自己冷靜,避免在火冒三丈時與對方口角,並找個地方讓自己深呼吸,平息怒氣。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態度,避免以不理智的方式處理情緒,或消極壓抑情緒,這對自己與人際關係都是正向有益的。

● 表明正在生氣

如果不方便表達生氣,還有一種消極的表示方式,可以使用標示的方式,讓周圍的人知道自己正處在負面情緒。如此能夠避免與不相干的人起衝突,同時也可以讓惹你生氣的人知道,並且等到自己情緒平撫後再互動,這有助於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而不是單方面的壓抑與逃避。

● 學習釋放怒氣

為了健康及避免壓抑情緒,人還是需要適時釋放一些憤怒情緒,但這並不是要你發怒生氣,而是透過一些方法幫助自己釋放憤怒。如果產生憤怒情緒,可以寫下自己的想法及情緒,例如寫一封信給自己,把心中種種不愉快的感受傾吐出來,這有助於釋放怒氣。再者,也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紓解情緒,例如跟朋友聊一聊,或是看喜歡的視頻節目,讓自己開懷大笑。如果感覺到情緒平復了,那就對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