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即便失和,孩子都有權利保有父母完整的愛。(示意圖)圖/123RF
文/蔡惠芳
(社會工作師和諮商心理師)
家庭關係的斷裂是生命中很深的創傷,尤其子女在面對父母婚姻關係的結束時,往往會有種自己被拋棄的感覺,而產生不願意諒解父母的心情。
我們常說,夫妻間的爭執不要牽扯到小孩,因為對於孩子而言,父母親的任何一方都是他們的摯愛,無從比較,也不該比較。
只是很多時候,當夫妻在互動關係中出現緊張或委屈時,就很容易把小孩拉進來成為自己的同盟。
如此一來,小孩便成為夫妻雙方的爭奪對象,而在其中必須選邊站。對孩子而言,他們無法了解大人世界的複雜,當下的無助及恐懼,讓他們只想到要如何保護好自己的世界。
等到長大後,理解當年父母分開的理由時,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心情,可能有罪惡感,也可能有憤怒或內心的矛盾。
因此,讓孩子知道無論父母的關係如何,他們都仍然是父母,不會改變,也不需要讓孩子比較對誰的愛更多。
如此,孩子可以不因父母離婚而承受情感的撕裂,仍然保有最完整的愛。
他們所告別的,或許是一個完整家庭、一個家人都在的生活,至於「家人」,無論身分如何轉換,「關係」還會繼續存在。
(摘自《每一個告別都珍貴》,博思智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