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淚果醬》
圖/小麥田提供
文/施佩君
「大家都走開了,就是這樣。而法蘭克孤零零的。」瑞典圖畫書創作者艾娃.林斯特(Eva Lindström)的繪本《我的眼淚果醬》描繪了這樣的心情。
被拒絕、被遺忘、被拋棄的悲傷,滿腹委屈,憂鬱消沉,我們首先會這樣聯想。但這只是一小部分,就像每個畫面中會出現的深沉色塊,占據一角,也頗具分量,卻不會喧賓奪主,似乎只是為了讓畫面中的各個元素達到平衡而存在。
文字透露長久的孤單
繪本以情緒為主題,但艾娃.林斯特不落俗套,沒有描述問題,沒有提供答案,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走開了?不知道法蘭克與蒂蒂、小比和米蘭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更不知道茶會之後,四個角色的關係會有什麼變化?開放的故事情境、開放的結局,讓我們一方面在圖畫裡尋蛛絲馬跡,一方面以自己的經驗填補故事空白,然後拼湊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結局。作者的意圖不在於療癒,而是讓我們理解,關於孤獨、關於悲傷、關於失去,有多種詮釋的可能性。
繪本可視為艾娃.林斯特熬煮的眼淚果醬。文字透露的是長久的孤單,畫面中下垂的枝葉、陰影、柵欄、圍籬、路障、此路不通的標誌、色塊之間分明的界限等,在在象徵著法蘭克尋求友誼的障礙,無論是自己設下的或是他人造成的,都是鹹酸帶澀的眼淚。艾娃.林斯特要把它煮出討喜的口味,於是加入「四百公克的糖,攪拌均勻,然後煮沸」,她倒入的「糖」包括:特意讓角色糅合動物與人的特徵,遊走在寫實與想像之間,表情動作帶有一種奇妙的幽默感。
用明亮柔和的色彩包覆形單影隻的法蘭克,並在四周留下餘裕空間,不緊迫地解決悲傷與失落,就像熬煮果醬的時間,「要煮一個小時,或是更久,可能兩個小時,或三個小時,由他自己決定。」以及讓滑板車、曲棍球桿、路障、收音機、橫躺在地上的樁柱等元素,在不同頁面中反覆出現,藉由活動區域的重疊暗示三位玩伴沒有真正走開。因此,法蘭克的孤單是主動式或被動式,顯得撲朔迷離。
看見脆弱不堪的自己
另一個線索是角色的位置與眼神。舉例來說,封面裡法蘭克在左下方,蒂蒂、小比和米蘭在右上方,橫豎層疊的色塊將他們隔離開來。然而,法蘭克往上抬的眼神、白色斜放的滑板車,正好連接三位玩伴在畫面的對角線上,暗示彼此的關係尚未確定。
接著在書名頁中,小小的法蘭克望著右方,顯得相當拘謹,左頁的大樹就像是他巨大的寂寞的投影。然而,再翻頁,文字寫著「大家都走開了」,三人的眼神卻是往回看,回應了上一頁法蘭克的遠望。後面幾頁,都是如此,三人組與法蘭克彼此觀望,然而,無論是分據左右頁,離得遠遠的,或是茶會時站在一起,他們的眼神都沒有交集,好像作者始終沒有決定是否要讓他們的友誼萌芽。
艾娃.林斯特小心翼翼的處理文字與圖畫,控制著繪本的「甜度」,不時攪拌,鋪陳法蘭克與孤獨情緒共處時內心的迷惘,直到哭出足夠的淚水,醞釀出打開(心)窗、打開(心)門的勇氣。如果結局是四個人開心茶會,這份果醬就過甜了!我很高興,艾娃.林斯特讓法蘭克的茶會是辦在戶外,而且只有三個杯子、三份吐司,繪本結束在只有圖像沒有文字,室內、杯盤狼籍的畫面,由讀者自己把故事說完——覺得太濃的,請再哭一些眼淚;覺得太稀的,請再多煮一會。
《我的眼淚果醬》是一本展現藝術與文學層次的繪本,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沒有一筆畫是可以刪去的,艾娃.林斯特的圖文具有穿透力量,帶我們進入孤獨的深層情緒,看見脆弱不堪的自己。無論孩子或成人,都能因為這分理解,覺得心頭微微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