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維基百科
文/梅莉娟
「茶馬古道」在歷史上的地位並不亞於絲綢之路。基於地理位置,它也被稱作「南方的絲綢之路」。
運輸網路 延伸國外
茶馬古道起源於古代的「茶馬互市」,可說是先有「互市」,後有「古道」,是中國歷史上,漢藏民族間一種傳統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為內容的貿易往來,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還設定過專門管理茶馬貿易的政府機搆「茶馬司」,因此到了宋代與明代,「茶馬古道」日漸興盛,直到清代仍是普洱茶與其他商品的主要商道。
跟「絲綢之路」一樣,「茶馬古道」並不是一條路,而是一個從雲南普洱縣向外伸展的運輸網絡,它的主線路,我們稱之為青藏線、川藏線和滇藏線。除了這3條主要線路外,茶馬古道還包括難以計數的支線,它們縱橫槃結、彼此勾連,在上千年的時間裡有效加強了內地與藏區的聯繫,在進入藏區之後,茶馬古道還繼續向國外延伸,通往印度、緬甸等南亞與東南亞國家。
而且茶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交通網路,途經的地方,高原廣袤、山脈縱橫、河流交錯、峽谷幽深,可以說是中國地形最為複雜的一個區域,這就決定了茶馬古道的線路必然是曲折多樣的。
歷史見證 民族融和
那麼到底茶馬古道的作用是什麼呢?最重要、最直觀的作用,當然是開展貿易,商品也可說涉及沿線各族人民生活的各方面,持續時間之長、涉及地區之廣、貿易規模之巨,世所罕見,除了奠定漢藏交流,更是中外交流千年大通道的基礎。
經貿往來的同時,也傳遞了文化的交流,包括農業種植、紡織技術、建築文化、器物文化等,其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茶文化,同時更充分促進民族融和與中外交流等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