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本專欄讀者的回響與無私分享(續):
在家人的至誠誦經、念佛下,植物人仍然可以預知時至、感應道交、往生淨土
上周的故事講到,詹家人將詹爸爸從醫院接回家中助念,到了第六天晚上十一點整,老人家安詳捨報往生。接下來全家人又繼續助念一天一夜整整二十四小時,前後一共七天七夜,等於是為詹爸爸打了一個往生佛七。家人租用了一個冰棺來保存遺體,準備一周後才出殯,竟然在第三天,透過冰棺的上面頭部位置的玻璃窗口,發現詹爸爸的遺容竟然紅光滿面,接下來臉頰兩邊一天比一天更加氣色紅潤,好像抹了腮紅一樣,這樣的感應事蹟,家人和來弔唁的親朋好友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最後,在詹爸爸的事情處理圓滿以後,全家人最好奇的,也最想要一探究竟的,就是詹大哥最先在溪頭小木屋裡看到,然後又埔里山上的一座茅棚遇到的那位老和尚。
詹大哥前後兩次,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見到同一位老和尚。在溪頭小木屋裡的第一次相遇,近於靈異事件,讓詹大哥覺得十分恐怖;而在埔里山上的重逢,則讓詹大哥覺得震驚且不可思議,老和尚的慈祥態度與慈悲開示,不但讓詹大哥心安了,也徹底放鬆了,所以在回程的路上,就先在車上睡了一大覺,回到家中已經晚上十點了。
全家人都很想要知道那位老和尚究竟是何許人物?因此,在詹爸爸的後事處理圓滿之後,全家人決定走訪一趟埔里,去尋訪那位神祕的老和尚,想要當面謝謝他,再跟他結法緣。於是在十天之後,有二十幾位家人一同前往埔里尋幽訪勝。循著詹大哥走過的路徑,來到同樣的地方,欸!玉蓮師姐就覺得好像不太對,茅棚還在,可是當他們靠近以後,發現門窗的玻璃是破的,就像是廢棄的工寮,而且非常破舊。他們再走進裡面一看,只有一些木頭廢料,就像有人丟棄不要的廢料,裡面既沒有佛像,也不見老和尚,也沒有小沙彌,什麼都沒有。
師姐就問大哥說:「你有沒有記錯地方?」詹大哥說道:「欸,我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親眼所見,怎麼會記錯地方。」的確如此,因為他在山上遇到老和尚之後,一下山就打電話給師姐和詹大嫂,述說這件奇遇的經過,所以他們知道這件事情的發生不假。然而神奇的是,當他們再度走訪原址一探究竟,卻發現人事全非,既沒有佛像與老和尚,也沒有小沙彌,空空如也。
當年悟達國師用慈悲三昧水洗滌人面瘡之後,回頭一望,之前輝煌的殿宇都消失不見了,乃知聖賢混跡世間。非凡情所能測度。
接下來還有最後一樁感應事蹟,在詹爸爸往生之後兩、三年間,家人都沒有夢見他,而在第三年後,有一天一大清早,詹大哥打電話給師姐說,他昨天夢到詹爸爸,師姐問道:「你夢到爸爸怎樣?」大哥說道:「我問爸爸說:爸爸!您怎麼這麼久都沒有消息,您去哪裡了?」詹爸爸(用台語)說道:「我佇天上啊,我佇上懸的所在(台語:我在最高的地方),我佇遮足快樂(台語:我在這裡很快樂),五百年以後才能見到佛祖」。
師姐說:這就實質印證了《佛說無量壽經》中所說的「胎生邊地」是真實不虛的,詹爸爸託夢給詹大哥,就是現身說法,他已經往生到了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蓮華宮中了,而且沐浴在快樂中,再薰習個五百年,就可以見佛聞法了。
根據《佛說無量壽經》所說,下品生的凡夫眾生,即使沒有學習大乘佛法,但是相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佛國淨土,憑藉自身的善根福德因緣,以及家人與善知識的護持、助念、回向,也能夠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邊地七寶蓮華宮殿,於其中受諸快樂,猶如忉利天一般。往生者住在蓮華宮中薰習佛法,猶如處於母胎中,故名「胎生」,五百年後可以花開見佛。
從事臨終關懷近三十年來,我一再強調:「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即使當我們的親人已經陷入失智、痴呆、重度昏迷,乃至植物人狀態,我們仍然能夠運用佛法,為親人開導、發願、誦經、念佛、持咒、懺悔、回向,如果家人能夠同心協力、持之以恆,必然會有不可思議的感應道交。
詹爸爸的往生事蹟是一個極佳的真實案例,非常感謝玉蓮師姐的無私分享,可以鼓舞許多遭逢親人陷入生命末期困境的家庭。下周我會再做一些細節的分析,以幫助各位讀者對於臨終關懷的實務──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有更為清楚的認知,而更有能力與信心來幫助末期親人如願往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