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林口長庚團隊調查發現,兒童花生過敏的比例增加,曾有名幼兒園男童因花生過敏3度就醫,最嚴重曾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到急診就醫才搶回一命。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主任蘇冠文說,3歲以前的幼童,過敏原以牛奶與雞蛋為多。
林口長庚團隊昨公布最新「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食物過敏族群約占總人口數近1成,預估全台約200萬人對某些食物過敏,必須小心防範。食藥署提醒業者,需依規定標示11種過敏原成分,及相關醒語,違者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開罰新台幣3萬至300萬元。
調查發現,不論在哪個年齡層,過敏原第1名都是帶殼海鮮,國小學童第2名至第5名為花生、雞蛋、水果、牛奶,蘇冠文表示,兒童花生過敏的比例有增加,而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較容易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1/5的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避免孩童過敏,有些人會認為「只要少量接觸」就能讓身體出現耐受度,達到對過敏物質的免疫力。蘇冠文表示,每個人體質不同,沒辦法都採取「神農嚐百草」方式改善過敏,需由醫師評估。
蘇冠文表示,食物過敏症狀,大致可分為最常見的急性蕁麻疹、溼疹、或是血管性水腫等「皮膚症狀」;腹瀉以及嘔吐、肚子痛、口腔搔癢感、口腔黏膜水腫等「腸胃道症狀」;流鼻水、打噴嚏、喉嚨不適、氣喘、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少見但嚴重的心律不整、低血壓、昏厥等「心血管症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