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質優價廉蘿蔔乾

文/朱振藩 |2024.05.06
173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在所有食物中,蘿蔔乾超神奇,非但四時咸宜,而且三餐可備,既能直接食用,也可烹飪再食,更是個好搭檔,幾乎隨處可見。就我個人而言,生長寶島一地,歷經窮困年代,直至經濟騰飛,一直有它陪伴,可謂功莫大焉。

小時候物質貧乏,餐桌上常見此物,只知道至為平凡,從未覺得有啥特別。約半個世紀前吧!有次親戚帶回故鄉土產,吃起來才有點意思,那就是常州的「五香蘿蔔乾」,後來去了江蘇省,見到也吃到常州的「香甜蘿蔔乾」,其色金黃,狀如桔囊,塊塊帶皮,條條均勻,具有香、甜、嫩、脆的風味,鹹中有甜,鮮而馨香,實為佐餐佳品。

香甜蘿蔔乾以「紅梅」註冊,選用常州西門外新閘一帶的「圓紅蘿蔔」,精心加工而成。該品種皮色光滑鮮紅,肉白致密,甜甘脆嫩。加工之時,入缸初醃、抽滷,接著上簾曬上三天,俟收回「白片」後,立即加鹽入缸,經過多次翻缸,滿月即為成品。包裝之際,灑入大麴酒即成。拆封便能直接享用。

其實從小至今,最常吃的蘿蔔乾都是客家人製作的,或鮮品或陳年,每有可觀之處。其源頭來自上杭,上杭位於閩西,歸古汀州府管轄,所製蘿蔔乾甚美,與連城地瓜乾、永定醃菜乾、長汀豆腐乾、寧化春筍乾、歸化雞菌乾、武平米粉乾等齊名,稱「汀屬八大乾」(見陳文濤《福建民生地理志》),別有風味,為世所稱。

上杭的蘿蔔乾,明初就負盛名。縣城郊外的水埔、水南、張灘、黃竹等村莊,盛產具有鮮嫩、清脆、質甘的蘿蔔。早年冬至開製、夏季開甕的蘿蔔乾,其色澤金黃、皮爽肉嫩、馨香飄逸、甘香脆美的特點,加上具有開胃消食、清涼解毒之功效,是以名揚中外,眾所周知。

而在製作時,一般採用醃、曬及醃、藏這兩大工序,即先將蘿蔔置大木桶裡,鋪一層蘿蔔,放一層鹽巴,其上用石塊或重物壓實,約過一週時間,蘿蔔逐漸熟成,轉變成淡黃色,接著取出曬乾,將桶內鹽水過濾並煮滾,再倒進蘿蔔乾半成品,一番沖洗浸泡,然後取出曬乾,俟變成金黃色,裝入甕內搗實,密封收藏即成。

如此加工製作的蘿蔔乾,質量甚佳,既可空口而食,配飯佐粥皆宜,亦可酌添辣椒,炒食而成小菜。如果用來炒蛋、烘蛋,亦成可口佳餚,食之頗為下飯。

以往嚐過蘿蔔乾炒飯,搭配「糖醋蘿蔔乾」或「豆豉蘿蔔乾」,再喝蘿蔔乾燒湯,上灑些芹菜珠,時值炎炎夏日,頓覺開胃生津,難得一頓好食,是以迄今未忘。

陳年的蘿蔔乾,特別適合燉湯,葷素皆宜,其味清雋,越陳越香。曾在汕頭的巷弄中,嚐過一老嫗的老蘿蔔乾切丁炒飯,含英咀華,極耐尋味。這種「老菜脯」,經如此整治,還真有意思。

話說回來,常州的「五香蘿蔔乾」,多於臘月製作,切成條狀,盛竹器中,晾乾,入淺缸中加食鹽,搓揉使透,放茴香,盛入甕中,數日即可食。如用加倍分量之鹽及花椒,揉之然後入甕者,謂之「鹽水蘿蔔乾」,可久藏。以上見伍稼青的《武進食單》,它有別於「香甜蘿蔔乾」,是佐粥神品,假如空口吃,味道鹹而重,令人難消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