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追昔】長期被遺忘的自力眷村

文/尚智 |2024.04.16
84觀看次
字級

文/尚智

提及台灣的眷村文化,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劇《寶島一村》可說是大受好評的代表作,本劇取材自電視製作人王偉忠在嘉義眷村的成長經歷,這樣的故事也是許多人對眷村的典型印象。然而,根據中央大學李廣均教授的研究,除了前述受到官方資源照顧的「列管眷村」,還有更多來台軍人住在「自力眷村」,長期被台灣社會遺忘。

一九四九年隨政府遷台的六十萬大軍,服役時雖然可暫住在軍營,然而根據官方資料,國防部共八百餘個列管眷村,僅約十萬八千多戶,無法滿足他們長期的居住需求。因此,多數的外省軍人必須自力救濟解決居住問題,形成新的人群聚落,稱為自力眷村。

依據一九七一年的統計,所謂的「外省人」共兩百三十八餘萬人,約四十七萬多人住列管眷村,僅占外省人的兩成。換言之,絕多數的外省人都不住在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列管眷村。雖然從現有的資料,無法得知住在自力眷村的外省人數量,但自力眷村的規模龐大,是我們認識眷村文化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李廣均教授把自力眷村依據不同的發展脈絡,分為兩類:

第一種是「都市空地型」,出現的時間較早,多為退伍的單身外省軍人,占用都市邊緣空地搭設的簡陋違章建築。譬如台北市的林森康樂公園,前身為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一九九七年拆遷前為著名的違建聚落。

第二種是「村營周邊型」,產生的時間較晚,沿著軍營或列管眷村的周圍地區擴張而來,除了公地私建者,偶爾夾雜著私有產權的土地或房屋,住戶多為營區內原本的人際關係(如長官部屬或袍澤之情)之延續。例如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前身為七號公園預定地,曾有兩個列管眷村(建華新村、岳廬新村),共五百餘戶眷舍,周邊有高達一千四百餘戶的違建,即自力眷村。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八三年上映的國片《搭錯車》,講述啞巴老兵的故事,就在這片違建區取景。

典型的列管眷村,每戶主要由核心家庭(父母與婚生子女)組成,整個眷村受到黨國體制(包括軍方、退輔會、國民黨黃復興黨部、婦聯會等)的管理與照顧,通常設有自治會以及配置眷村的公共空間(如大門、司令台),這也是列管眷村被認為充滿人情味的制度化因素。

相對而言,自力眷村的人口組成與前者不同,主力為低社經地位的基層士官兵,他們的家庭背景較複雜,單身、離婚、再婚的比例偏高,非婚生子女也不罕見。住戶之中,還有頂替的租客或難民、為了工作搬來的「本省籍」移民等。

由於自力眷村相對缺乏官方資源的照顧,為了謀生、通婚或求學等需求,住戶很早就與台灣社會的「本省人」接觸互動。只是隨著社會變遷,原先官方默許的「自建戶」,成為被迫拆遷的「違建戶」,這是大時代的悲劇。

總體而言,自力眷村的社經地位相比列管眷村更加邊緣弱勢,但人口結構與文化面貌則更為多元開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