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靖維 為偏鄉學子畢冊圓夢 文/胡雪綾 |2024.03.23 語音朗讀 15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攝影大哥不辭辛勞前進偏鄉義拍,孩子們開心極了。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攝影師張越勝。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大粟哥哥」和偏鄉青少年一起比YA!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攝影大哥不辭辛勞前進偏鄉義拍,孩子們開心極了。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攝影大哥不辭辛勞前進偏鄉義拍,孩子們開心極了。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印刷精美的畢冊。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攝影大哥不辭辛勞前進偏鄉義拍,孩子們開心極了。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粟靖維為孩子們設計深具特色的畫面。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孩子們在拍攝畢業照途中,正巧遇到專業空服員團隊。圖/陳康國小提供延聘專業師資前進偏鄉展開藝術教學。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攝影大哥不辭辛勞前進偏鄉義拍,孩子們開心極了。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粟靖維為孩子們設計深具特色的畫面。圖/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 文/胡雪綾每年6月驪歌響起,總有一批莘莘學子,帶著美好的校園生活回憶步出校門,而手中的「畢業紀念冊」,正是他們保存同窗友誼和美好校園生活的具體印記……然而,這麼一本對都市孩子視為平凡到不需要特別珍惜的畢冊,對偏鄉學子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初心僅為善用專長主因是,偏鄉大多小校,每屆畢業生人數,最多也不過10人左右,有的甚至一屆只有一兩個畢業生,自然找不到願意承攬畢冊拍攝、製作的廠商,加上偏鄉畢業生家庭多屬弱勢或隔代教養,既不重視畢業不畢業,也無力負擔畢冊費用,導致大多數偏鄉孩子的「畢業照」,頂多是一張老師用手機拍攝的全校師生大合照……2015年起,一群熱血攝影師約從每年9月底開始籌款,每年12月到隔年4月,陸續分批前往台灣的高山和偏鄉,展開畢業紀念冊義拍行動。「計畫的初衷很簡單,我們就只是想善用自己的專長幫助別人。」小朋友口中的「大粟哥哥」粟靖維說。需求比想像的還多一開始,團隊只是自掏腰包,試著前往3所學校義拍,接著挑選合適的照片,請美術編輯編排後送廠印刷,之後再將精美的精裝本畢業紀念冊送至學生手中,第二年,聞風而來的偏鄉學校紛紛湧至……「孩子們的願望,就是希望畢業時能擁有一本紀念冊!」從那時到今年,攝影大哥們合力走過9個年頭,每年平均前往50~60所學校, 為600~800名偏鄉學子義拍,前後合計累積為5000多名包含幼兒園、國小、國中畢業生義拍並製作精美畢冊……不計成本採高規格每一次出動,團隊必定有一位平面攝影師(拍照片),一位動態攝影師(拍影片),加上1~4位協助拍攝及梳化的義工。過程中,所有人力、器材、時間和技術皆由攝影師及義工自行吸收,其他林林種種的食宿、交通及美編、印刷、行政費用暨郵件寄送、出行保險等開銷,每年至少需要籌集100多萬元才夠支應。「儘管經費一年比一年吃緊,但我們之中沒有人想放棄……」粟靖維說,團隊夥伴平日都各有工作,但接到任務時,都願意排出空檔專程前往。實現孩子們的願望而拍攝的過程中,攝影師不約而同都會被小朋友問到:「真的會有畢業紀念冊嗎?」當聽到「有喔!每個人都會有一本。」孩子們常情不自禁的高興歡呼著、跳躍著!「這時才了解,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對偏鄉孩子來說,竟是如此難得……」為了讓這份愛心行動可長可久,這群夥伴在2019年,正式成立了「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以義拍畢冊及文化藝術育才為宗旨,希望能讓孩子們擁有兒時最珍貴的記憶。設計獨一無二畢冊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現任理事長栗靖維說,偏鄉孩子幾乎很難能擁有畢業紀念冊,然而,「 不論幼兒園、國小或國中畢業,都象徵著每個孩子結束一段學習里程,邁向下一個里程碑。」如何讓孩子知道:「我可以帶著這份禮物,勇敢地邁向下一個學習旅程。」是攝影大哥們共同的心願。因此,攝影大哥們總會挖空心思,為每屆的學生設計最獨特的主題,讓每人擁有一本獨一無二的畢業紀念冊。除了尊重原鄉孩子希望展現的族群特色及才藝歌舞,也會因地制宜設計富有特色的難忘主題。小空服員霸氣走秀像桃園機場旁的陳康國小,原本的校本特色課程就是航空主題,還曾被稱為是「全台離世界最近的學校」,但由於該校已被徵收撥用為航空城之用,去年全校僅有8個畢業生(今年全校僅餘20名學生)。因此去年3月中,攝影大哥為該屆畢業生設計的拍攝主題,便是讓孩子們穿上學校自有的小小空服員制服,除了在校內取景,更進入二航廈拍攝畢業照,架勢十足的模仿機組員拉著行李箱列隊行進,還幾度和真正的機組團隊錯身而過,吸引專業空服員及眾多旅客駐足旁觀誇讚……粟靖維坦言,非營利組織的經營並不容易,今年也還差5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但協會的夥伴都有共識,行善一定要兼顧「自身理念」以及「社會責任」。「我們希望自己是一條暢通並且完善、穩定的公益渠道。」粟靖維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義工、捐助者、受助者,和協會一起順暢的結伴同行。展開人文藝術 教學計畫社團法人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不只每年為偏鄉學子義拍畢冊,也因為年復一年接觸及了解偏鄉狀況,從2021年起開始媒合民間公益團體,陪同深入偏鄉了解實況,並依照偏鄉部落的實際需求開列清單,聯合舉辦愛心送暖活動,讓物資送到實際有需求的人手中,而不是流於形式的盲目捐贈。社團夥伴也秉持公益初衷,在發現偏鄉學子深具才藝潛能,卻缺乏發展才藝的資源時,啟動了「遠距與實體人文藝術教學計畫」,將多元的藝術課程帶入偏鄉,開拓偏鄉孩子的視野,除了希望能培養出更多的國際級藝術家如優席夫、布拉瑞揚……更希望孩子的未來生涯有更多元的選擇,能從根本翻轉自己的人生。粟靖維說,偏鄉孩子並非不喜歡上文化藝術課程,但因為路程遙遠,只有少數熱血老師願意每隔一段時間,上山教個一兩周,或是僅能多校進行線上共同課程,很難有機會真實的面對面指導或啟發。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目前已提供經費延聘老師,在南投希娜巴蘭國小開設「繪本塗鴉」課程,也在苗栗汶水國小展開「油畫與攝影」示範教學,未來,協會希望能招募到更多師資,並能擴大教學範圍,不僅限於繪畫和攝影課,期能造福更多偏鄉的莘莘學子們。粟靖維坦言,人文藝術教學資源及教材所費不貲,協會所尋找的專業教師群,又大多數是各人文藝術領域的專家、藝術家。在這些專業教師用心付出的同時,協會有責任承擔起交通、食宿及教材、保險費用,而諸此種種開銷,都需要一筆相當龐大的經費,所以除了在平台上募資,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共襄盛舉。 前一篇文章 收容所打造毛孩列車 殘疾狗狗也能上街兜風 下一篇文章 凱特王妃姊弟情深 胞弟溫情喊話共度抗癌難關 熱門新聞 01石岡熱氣球嘉年華2025.08.3002【海闊天空】一年四季逛老街2025.08.3003埃特納火山 噴發熔岩流2025.08.3004福建艦 艦載機配備「五件套」2025.08.3005泰總理貝東塔被免職 政局陷動盪2025.08.3006森里號.日出印象2025.08.30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⑰2025.08.3008蔬食生活 巴黎食尚新風潮2025.08.3009海鯤號、小神盾 建造計畫延宕2025.09.0110華裔投手唐天賜 MLB初登板旗開得勝2025.08.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 作者其他文章大自然清潔隊 維護地球健康彈塗魚、鯽魚、肺魚 皆可離水而活 巴西千湖沙漠 魚兒沙游覓新家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