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解一點碳知識

文/露 |2024.03.21
296觀看次
字級
圖/Julia Chou

文/露

身為現代人,在超市採買商品是大家共有的經驗,但你是否有仔細觀察過,有些產品包裝上可是多了「碳足跡標籤」的標示呢!是在腳印的圖示上,呈現出製造此產品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什麼是「碳足跡」?什麼是「食物里程」?還有近幾年在氣候協議等相關研討會上出現的「淨零碳排」與「碳帳戶」等名詞,又是什麼定義呢?這些都是身為小小公民的我們,在課堂以外,所必須具備的「碳知識」喔!

惡性循環 氣候失控

我們的地球發燒了!大地之母失去了調節氣候的能力,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現象。它們都與一個關鍵因素有關,就是剛才提到的「碳」:人類的種種工業、經濟、開採……等行為,將固定在地底深處千億年的碳,直接或間接轉化為大氣形式的碳。於此同時,又把可以固碳的自然資源「森林」砍伐殆盡。這樣的惡性循環,讓溫室氣體暴增,地球來不及以它的速度撫平傷口,因而失控。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在生活支出中精打細算,錙銖必較於採買的「經濟成本」,樣樣強調C/P值(性能與價格的比,capability/price)的我們,是否有思考過:這樣產品的「環境成本」到哪兒去了?如果考慮一項商品對環境的傷害程度,那它們的價格或許都要大翻盤了!若能鼓勵企業朝向低碳轉型的研發、誘導企業進行低碳生產,消費者則落實環保減碳,「為自己的碳排定義價格」,這種類似貨幣的概念,意味著:如果增加環境負擔(排碳),則增加支出;相反地,如果做出有益環境的行為,例如綠地認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購買低碳商品(減碳),則能累積碳資產,這可算是一種另類的獎勵。

環保減碳 奉獻心力

或許我們都想要為氣候變遷盡一分改善的力量,但是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根據新聞報導,台北大學、台灣碳資產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低碳生活網三方面,於去年(2023年)年中簽署了「碳淨零產學合作」。其中,「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教授就提到一個關鍵的想法,或許消費減碳、淨零碳排對普羅大眾而言,是個遙遠而抽象的名詞。但如果能建立「個人碳帳戶」,配合企業團體的支持,讓環保減碳的行為,實際回饋、累積到個人的碳「資產」,或許會增加實踐環保的行動力,間接貢獻了公民的力量!

人類在地球上製造的碳排放,有1/3來自食物,如此看來,我們的日常飲食也會對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以一日3餐來說,換算下來,我們每周就有21次改變地球命運與環境暖化的機會呢!在食、衣、住、行、育、樂中,選擇碳足跡相對低的部分,珍惜地球所孕育的可貴生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任務,而是時刻都能實踐的動作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