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謝謝你,黃永松先生

 |2024.03.21
1099觀看次
字級

《漢聲》雜誌是創辦於一九七一年的一份英文雜誌,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受到國際孤立而失去自我認同的時刻,《漢聲》以英文雜誌介紹台灣,向國際發聲,重新找回文化自信,以中華文化自我定位,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品牌。

為了尋找台灣的文化元素,《漢聲》在台灣民間到處採訪,舉凡廟宇、古建築、傳統手工藝、傳統戲曲、畫家、工匠、民俗戲曲、信仰習俗等,莫不是《漢聲》訪查的對象。而在一九七○年代,台灣還處於西化風潮正當熱門時,《漢聲》卻開啟了一道尋根的新活水。

不僅是做為雜誌去訪談古老的藝術與民間工藝,更在民間文化中,找到深深扎根在生活與民俗裡的文化之美。舉凡廟口的畫家,如洪通就是他們曾最先採訪過的藝術家,而陳達用月琴彈唱的古老歌謠〈思想起〉,也是這時被他們發掘,而成為台灣文化的風景,和雲門舞集《薪傳》的開場曲。而歌謠中傳唱過台灣的先民如何歷盡千劫萬難,波濤巨浪,終於抵達台灣的動人刻畫,更感動了無數人。

這些尋根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在民間做了充分的調研,細緻的採訪工作,細心的拍攝記錄,才能呈現出來的。也因此《漢聲》幾乎是用照片,用雜誌,記錄了一九七○年代,從農業走向工業文明的社會面貌,一個巨變之下的台灣。而那些記錄下來的影像,幾年後即面臨富裕起來的商業衝擊,許多古蹟被改建,許多傳統工藝被商業化的大量生產取代,而傳統戲曲和流行於廟宇的野台戲,則被電視和大眾消費文化取代。《漢聲》所記錄的台灣,以及它的文化底蘊,已成為歷史,而非活的文明了。

這便是《漢聲》的可貴之處。然而《漢聲》還做了許多事。最重要的莫過於編輯《漢聲中國童話故事》,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故事為本,每個月出一本書。而書中的故事,包括了台灣的童話如〈虎姑婆〉,或大陸各地的童話故事,或少數民族如蒙古的神話傳說,或民間習俗背後的風土民情,都在故事裡。一個父母可以用三百六十五天,一天講一個床邊故事,讓孩子充分吸取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當然最被稱道的還有《漢聲小百科》。它陪伴著許多孩子長大,增長了孩子的科學知識。此外《漢聲》還遠赴中國各地,採集傳統民間藝術。舉凡:風箏、剪紙、廟宇、拼貼等各種藝術風格,乃至少數民族的服飾音樂,都在採集之列。而經濟巨變下的中國大陸,也和台灣一樣,許多傳統藝術很快就消失,終究絕跡了。而《漢聲》,至少留下最後的完整紀錄。可以說,海峽兩岸,《漢聲》是最重要的民間藝術記錄者,保存者。

而《漢聲》的創辦人吳美雲、姚孟嘉在幾年前過世,本月四日,黃永松也因癌症病逝。在告別黃永松的時刻,想到《漢聲》和這一代人為民間文化傳承所作的奉獻,想到他們為保護文明和古老藝術,而上山下鄉,遍訪兩岸各地的辛勞與用心,忍不住想要說一聲:謝謝你《漢聲》,謝謝你,黃永松。即使告別,你們留下的美好文明遺產,仍將永遠活在人心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